作者系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 商碧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是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的根本保证。
牢固树立道路自信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根植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经过建党96年来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经过新中国成立68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9年的不懈奋斗,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为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蹚出了一条中国道路;经过改革开放39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5年的不懈奋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引领中国走上了现代化的正确道路,而且拓宽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解决发展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我们要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踏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历史使命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状态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牢固树立道路自信必须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要以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为创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共同奋斗,让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牢固树立理论自信必须保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政党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开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科学理论是时代的精华,是先进政党的灵魂,是引领社会前进的伟大旗帜。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重要的理论品格,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我们党之所以能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在党和人民创造性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创造性回答时代和实践发展对党治国理政提出的新课题,不断进行理论思考、理论概括,提出了一系列极富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把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水平,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牢固树立理论自信,就是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作为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理论指导,作为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大思想武器,作为党实现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行动指南。
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必须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是被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复证明了的道理。实践使我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狠抓党建各项任务。从坚定理想信念到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出台八项规定、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到制定和完善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开创了党建新局面,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要带领人民成功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牢固树立制度自信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勇气、更大的气力抓紧抓好全面从严治党,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坚定理想信念、推进制度建设、强化党内监督等方面着力,进一步把党建设好,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
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必须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培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所禀赋和拥有的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保持坚定的信心和发展的希望。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内在要求和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进程中,孕育了以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为核心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历史中,孕育了以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红色革命文化。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孕育了雷锋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航天精神、北京奥运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支撑和基本内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牢固树立文化自信就是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对中华优秀文化价值予以充分肯定,对中华优秀文化生命力抱有坚定信念,用共同理想信念凝聚民族意志,用中国精神激发中国力量,不断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