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8月9日,由市政府组织的2010年保险工作座谈会在绵州酒店召开。市政府副秘书长毛一兵主持会议,副市长李亚莲作重要讲话。市政府金融办、市保险协会、市级各保险公司以及保险代理公司负责人约50人参加会议。这次会议主要对我市保险业上半年工作进行总结,对下半年的工作进行部署。市保险协会会长李新就全市保险工作作了汇报,部分保险公司负责人作了发言。
上半年,全市保险系统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一是保险业发展迈上新台阶。上半年保费收入24.8亿元,同比增长36%。保险赔付4.8亿元(寿险长期险和产险未到期责任除外)。半年保险密度(保费收入/全市人口数)为451元,半年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全市GDP)为5.51%。保费在全省(含成都市)占比为5.74%,居二级城市第一位。其中:产险保费收入5.45亿元,寿险保费收入19.35亿元。保险已成为我市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行业之一。二是保险市场经营主体继续增加,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全市保险公司达到37家,其中财产险公司14家,寿险公司13家,另外还有保险代理公司10家;保险从业人员9000人,其中保险营销员7922人。三是保险产品服务日益丰富,保险功能不断提高,风险得到有效控制。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品种已达到6个,上半年实现保险收入3000万元;农村小额贷款保险已承保20000户,承担了5.47亿元的贷款,意外险保障;农村小额人身承保31万余人,保险金额100亿元。特别是今年“7.23”水灾发生,我市保险业以最快的速度到受灾现场勘察灾情,不到10天处理赔案200件,赔付金2000万元。
针对下半年的工作,副市长李亚莲强调指出: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政策措施;二要充分发挥协会作用,强化行业管理;三要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保险行业的竞争力;四要进一步优化保险业的发展环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