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萌发商机
圆圆的本职工作是娱乐影视行业的一名白领,小本经营不过是他的副业。
2009年,圆圆想为自己所在剧团租赁一个平时活动的场所,就看上了位于老城区中心地带的这个不到100平方米的阁楼,喜欢的正是老洋房中怀旧的氛围。租赁下来后,他经常自制点心饮料,款待前来参加活动的同事,后来甚至在阁楼上添置了简单的放映设备,以供大家活动时做电影参考。
但到了后来,很多剧团的亲友都来捧场,小层的运营成本骤然上升。圆圆就想,既然大家这么喜欢这个地方,为什么不干脆办成一个盈利性的生活馆。作为上海的时尚潮人,圆圆深谙国际潮流,知道欧美发达国家中,类似的创意小店数量很多,家家生意红火。
可是,自己该开什么样的小店呢?圆圆与朋友展开了多方调查,DIY食品是他们首先想到的新潮项目,圆圆自己也是烹任能手,做起蛋糕、巧克力来不在话下。但实话实说,上海的DIY生活馆数量并不烽,周边的里弄里就有好几家,光做DIY食品,似乎不能脱颖而出。
以便宜电影打开局面
这个时候,剧团的前辈们突发奇想,说:不是有个名片叫《天堂电影院》吗?现在一提到电影,大家所想到的就只有商场里金碧辉煌的高档电影院与动辄上百元一张的电影票,圆圆为什么不能回归原始,就在阁楼里放“小资”电影呢?每次的观众就三五成行的亲友,那感觉不正是怀旧而优雅的天堂电影院吗?
圆圆采纳了他们的好想法,小店由此转型,开始放电影与做DIY生意,兼卖饮料小食。电影院的海报甚至被张贴出去,30元一张票,还送小茶点。由于之前的活动已经吸引了很多“熟客”,开业当月,就实现了收支平衡。
生意深入进行后,圆圆发现,小本经营与玩艺术还是有很大差别,真正的经营也需分分计较才可以。开始的时候,他做DIY蛋糕生意全凭灵感与爱好,有顾客想学就随便收费,结果一个月算下来,实际上没什么利润。不得已,圆圆规范了经营,将蛋糕尺寸定为8寸,亲手制作的费用定为100元/只,终于赚到了小钱。
笼络熟客未必花钱
圆圆发现,笼络熟客也有很多不太花钱的招数,比如说开办电影沙龙,再比如说免费讲手工课,既能调动大家来小店的兴趣,又能鼓励大家更多消费。他就将这两个项目的活动固定下来,每周末都举办。
后来,来听手工课的顾客越来越多,圆圆索性增加了布艺手工经营项目,还开始销售小件的家居用品,顾客来小店,也可以仔仔细细做布娃娃、小篮子、化妆盒,这些又为小店增长了利润。
风险:该类小店的消费群多为“小资”一族,人数有限,非大众生意,利润比较有限。与各类酒吧、咖啡屋都有竞争。
选址建议:专家认为,建议开在大型成熟社区,针对高收入白领阶层做生意。铺面租金最好控制在2万元以下。可通过办理会员卡等形式留住老顾客,暂时别考虑开在三线城市。(摘自《广州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