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把人民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了深入落实司法为民措施,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诉讼技能,江油法院党组开展法律宣传和司法服务作为法院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各业务庭室统一思想认识,做好统筹安排,力求使活动紧扣好“细”、“广”、“实”三篇文章,写好这三篇文章,从多种措施入手,各种形式着手,使“送法下乡”服务活动真正成为法院司法亲民、司法便民、司法为民的具体实践。
开庭到村、送法到户。将庭审现场搬到农民家门口,现场接受农民的法律咨询,为农民赠送法律书籍,江油法院开展的此项送法下乡活动受到了当地农民的好评。4月17日,雁门山区黑石村村民吃完早饭就往村委大院赶。在这里,江油法院的法官们正忙着挂起“巡回法庭”的横幅,摆好桌椅,准备开庭审理一起发生在该村的赡养纠纷案件。
这是江油市人民法院服务新农村建设,巡回就地办案,方便群众诉讼的措施之一。今年以来,江油法院有20多起案件在农村巡回开庭,既方便了群众,又寓教于审,深受群众的欢迎。他们还选编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简明的语言,配以鲜活的案例,印制了《涉农法律服务手册》发到每户农民手中,在活动中真正实现开庭到村、送法到户,让广大群众更好的学习、运用法律、接受法律的服务。
开展法律专题讲座、做好民调员培训工作。江油法院制定了培训计划,举办了民调人员培训班,利用每两周一次的集中培训,系统讲解民法、刑法、诉讼法等基本的法律知识。在培训工作中,法官欢迎广大群众,去学习旁听,并有针对性的对群众关心、相关的法律知识进行侧重讲解。江油法院先后开展了多次专题讲座,免费发放1000余份培训资料。
看时间、找地点以服务农民为出发点。江油法院提出“送法下乡”活动要落到实处、立足实际、追求实效,不能流于形式。江油法院在活动中避开农忙时节,选择农民工返乡人员多的过节时间,利用农贸大集,农民赶集人员集中的便利条件,组织各庭庭长、业务骨干,利用双休日,在大集上进行刑法、民法、婚姻法、合同法等法律宣传。在铜星乡农贸大集上,来自各村相邻乡镇的农民几千人把立案台、咨询台、接待台围的水泄不通,对提出的问题法官都耐心的一一解答。
江油法院在“送法下乡”活动中还将农民群众关心的法律知识、经常遇到的法律疑惑、急需帮助的法律难题和司法投诉、案件受理电话等内容精心制作成法律宣传手册,和简单易懂得版画,含“法官释法”、“温馨提示”、“人民陪审员知识”等内容,使法院“送法”与群众的学法、用法结合起来,让群众明白了怎样打官司,怎样寻求法律救助,怎样通过法律途径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据统计,江油法院送法下乡以来,现场解答农民法律咨询870余人次,立案13件,开庭3个,发放免费资料5000余份,深受农民的欢迎。
江油法院通过法律下乡“传、帮、带”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农民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送法下乡真实服务了我们群众”。农民看、听之后,知道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同时,还通过这样的深入基层的活动进一步转变了该院的工作作风,有助于形成廉洁、务实、高效的行业作风和部门新形象。为此,江油法院计划今后将进一步大力推行“送法下乡”活动,让更多的基层群众获得法律知识和法律帮助的同时,也营造农村精神文明氛围,促进了全市的社会稳定。(洪伟林)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