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绵阳市不远的三台县花园镇,涪江环绕这片美丽富饶的沃土盛产麦冬闻名全国,誉满世界。回溯历史,该镇地处涪江冲积平原,古代曾经是郡、县所在地。三国时是刘备屯兵的“御花园”、兵扎五层寺。在古镇附近的山上东汉及南北朝时古崖文物众多,距今1400多年历史。就在这片肥沃的田野上近两年种植的“涪城麦冬”价格翻两番,成为三台县花园镇生产基地及交易中心,也是四川麦冬占全国9成出口份额主产区。
笔者前不久回花园魁星楼村祖籍探亲了解到,著名中药材麦冬烘干价格已经达到每公斤120多元,与两年前相比,其交易价格翻了两番,麦冬价格上扬给麦冬种植户带来可观的收益。目前麦冬价格上扬除了中药材价格整体上扬的行情之外,四川的国家地理保护标识“涪城麦冬”成功注册也是推动麦冬价格上扬的重要原因之一。
麦冬去年收购价为每公斤40元左右,而这个价格已经比上一年高了许多,农户一般收获麦冬是挖、摘、淘洗干净就卖给前来收购的药材贩进行烘烤加工,2010年,农户卖出去的价格为每公斤6元左右,而今年一开始,商贩给出的收购价格就达到每公斤16元,紧接着外地客商争抢货源,鲜麦冬价格上扬到每公斤28元,其后由于部分外地客商的离开,鲜麦冬价格曾经一度又跌到每公斤16元左右。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价格又逐渐回升,最多达到每公斤32元的高价。与此同时,加工后的干麦冬价格达到了每公斤120元以上。这个价格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多,比前年则翻了两番。
今年麦冬价格为何这样坚挺,因为今年春季成都药材市场的麦冬价格就已经达到每公斤100元左右,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麦冬存货已逐渐枯竭。因此在麦冬上市之初,就有麦冬收购商家前来采购,所以,一下子就将麦冬的价格推高。
“涪城麦冬”品牌远扬,自从2010年涪城麦冬从国家质检总局获得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这一金字招牌后,声名远扬,身价也逐渐增高。这也将三台县涪江麦冬推向了集约化、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轨道。目前,三台县以花园镇为中心的连片9个镇乡、1.5万户农户,种植麦冬1万8千亩,年产量5000吨,种植收入1.5亿元。
名气大了八方客商也纷纷冲着“涪城麦冬”这块牌子,赶到三台进行抢购。一位做了十多年药材生意的客商说:他们所在的省也在产麦冬,但听说涪江沿岸的麦冬质量好,浸出物含量相对颇高,所以慕名前来采购。据了解,“涪城麦冬”不仅吸引了慕名而来的外地药材商家,还有国内不少大型制药厂的采购人员在麦冬上市前就进驻了花园镇驻扎在麦冬市场采购。
有关医学专家认为,涪城麦冬的主要成份和药用价值不亚于长白山人参,是古今中外公认的稀有名贵药材之一,目前,以麦冬为原料制药的品种已有上百种,麦冬药膳和保健饮料也正在大力开发,随着麦冬功能不断发掘,人们对其需求将越来越大,其产业化前景极为乐观。目前川麦冬已销往西欧、北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出口总量的90%,三台花园镇已成为名符其实的麦冬生产基地及交易中心,国内需求市场还在不断扩大。
笔者在麦冬产地看到,不少乡亲们由于尝到了麦冬上涨的甜头,都纷纷扩大麦冬的种植面积。一位乡亲告诉我,去年他种植了一亩半地麦冬,经过一个多月的收获,总共卖了两万多元,比在外面打一年工还强,他计划今年扩产半亩地,估计明年麦冬价格就是下跌也不会跌多少,这样还是划得来的。光明村的潘光友一家人在广东已经打了四年工,听说今年麦冬涨价,上个月就赶回家来种植麦冬。他说:“农闲就到附近的中国西部生态食品城打工挣钱。为发展地方工业出力。”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