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党的惠民政策似阳光、如春风,改善了群众的生活,给人以光明和希望。本报转载《求是》杂志2010.13期《希望,在春风中升腾》一文,意在启迪人们要更加热爱幸福美好的生活,更加热爱我们的党。
我是一个家住四川省安县永河镇梓潼村九组的普通农民。从1996年开始,我家开始搞鸡蛋和鸭蛋的孵化经营,年收入3万-5万元。虽然每天起早贪黑十分辛苦,但看到家里积蓄不断增加,自家房子从普通小青瓦变成两层小洋楼,别提心里有多高兴了,村里人都羡慕我们。
突如其来的“5·12”大地震,损毁了我居住的楼房和孵化生产房,双重打击使我萎靡不振,好像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这时,永河镇党委、政府一班人来到我家,将党中央、国务院灾后重建的部署和一系列国家支持政策详细地讲给我们听。我决心从头开始,重建家园。
利用所剩积蓄,加上政府补贴的2.2万元,我和孩子们一起修建新房。县委、县政府及时出台政策平抑红砖、钢筋等建材价格,号召、组织我们相互换工,节省了不省费用。2009年9月,我的新房子终于建好了。有了家,心里再也不那么慌乱了。
安居后还得乐业。地震使我的积蓄没有了,孵化生意无钱经营,我又陷入困惑。这时,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再一次如春风般吹拂着我的心房。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实施扩内需、惠民生的一揽子计划,加大了对四川地震灾区的重建投入。农机、家电下乡就是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好政策,购买家电、汽车摩托车以及农机都有补贴。我经过调查,发现村里人工收割一亩小麦要200多元,收割一亩水稻要300多元,而使用机械收割一亩小麦和一亩水稻都只需80多元。这不是自己赚钱乡亲省钱的好门道吗!我和家人商量后毅然决定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进行经营。我向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款,于2009年3月购买一台价值7.2万多元的联合收割机,其中政府的农机具补贴款达3.6万元。我的农机经营很快受到青睐。一年下来细细盘算,居然和地震前经营孵化的收入差不了多少。
随后,在家电下乡政策的刺激下,我和孩们把冰箱和彩电搬回了家。从前我们这里污水门前倒,鸡粪满小院;如今在新居里,每天都要把屋内擦得一尘不染。以前用柴火烧一锅洗澡水,人呛得眼泪鼻涕一把不说,房梁也熏得黑黢黢的;如今我们用的是沼气,雪白洁净的厨房里,拧开灶开关,蓝色火苗映照脸庞,每年还能省下七八百的燃料钱。
我们村子的变化真可谓翻天覆地。重建的农房全部进行了规划,统一的川西民居风格让人眼前一亮;震后损毁的塘堰和全村两万多米的沟渠全部进行了修复和浆砌;村道得到改建,通往我家的道路也快变成水泥路了。
我们村民都说,祖国强大就是我们坚强的后盾。不管有什么灾难,我们不怕,展望未来,我们充满希望。(中共安县县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周保全、周丽整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