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二十)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7-12  发稿编辑:刘庆

涪城开辟城乡统筹新路子


    涪城区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突破,加快推进全区域城乡一体化进程。截至5月,全区实现财政总收入3.39亿元,同比增长62.4%;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实现总产值55.99亿元,现价增长33.6%。


    今年,涪城区科学制定了城市规划区内、近郊、远郊“三圈层”发展战略。近年来,各乡镇工业产值、财政收入平均增速达60%和40%以上,形成多点开花、竞相发展的态势。该区坚持走规模品牌并举发展之路,不断加快全区农业现代化进程。金峰十里蔬菜长廊、杨家万亩精品葡萄基地、关帝年出栏10万头优质生猪、500万只土鸡的标准化生态养殖集中区建设快速推进;绿色蔬菜、花卉苗木、生态养殖、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形态分区更加清晰。“收入非农化”已成为涪城区农民增收的新模式。


    结合绵阳总规调整和灾后重建规划,涪城区科学编制了14个集镇规划和118个村庄规划,改变了过去随机建设、无序发展的散乱状态。同时,大力推进农房统规统建和农民集中居住,新建了龙门镇中脊村等居民集中安置点139个、3000户实现集中居住;结合园区和重大项目建设,高水平建设了古井村、金家林村等集中安置小区7个,妥善安置征地拆迁群众243户716人。


    在统筹城乡发展中,涪城区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城乡融合。积极构建全区域半小时通达的道路交通网络,目前全区公路通车里程达1300公里,通乡公路硬化达100%,通村道路硬化达80%,一元公交车将全区各个行政村和中心城区的距离陡然拉近。


游仙区部署全区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日前,游仙区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安排部署全区固定投资情况。该区将坚持“抓发展就是抓项目,抓项目就是抓投资,抓投资就是抓落实”的工作思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强化措施,大力推进项目建设,通过大批优质项目的开工建设和包装储备,为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游仙区各级各部门将抓紧做好灾后重建扫尾工作,加快灾后重建项目投资,倒排工期、倒逼责任,确保按时按质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强化省市重点项目协调服务,为成绵乐铁路、绵遂高速、绵梓路改造、绵盐路改造、仙海大道、624基地、东林变电站二期项目等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创造良好施工环境;要狠抓区内重大项目建设,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确保项目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强重大项目储备工作,切实加快项目申报、立项等前期工作,积极争取列入省市重大项目库,为该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三台县全力推进经济发展


    今年以来,三台县围绕“百户规模企业、百亿工业产值”的“双百”目标,重点抓好产业园区特色发展,凸显工业主导地位,一是大力实施园区倍增计划,1到5月,园区内87户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58亿元,占全县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90.4%。二是大力实施产业倍增计划,确定了江苏雨润200万头生猪肉类加工、泰宇达600万米坯布、太极天诚年产1500吨固体制剂等20个重点工业项目,目前12个项目加快推进、其余8个即将开工。1到5月,四大支柱产业实现工业产值26.8亿元,增长26.8%,预计全年实现总产值67亿元,增长45%。三是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县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以上工业产业资金、500万元技术创新专项资金、100万元企业家培训基金,重点培养佳联印染、上海梅林等三档40户骨干优势企业。1到5月,全县已新增规模企业5户,使规模以上企业总数达到103户,年底总数可望突破110户,全县亿元企业总数可望达到25户。


    与此同时,三台打造西部生态食品城。芦溪工业集中区是三台县工业园区中的一个集中区,该区充分利用三台农产品丰富,优势区交通便利、距离绵阳较近的有利条件和机遇,大力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产业,建设现代食品加工园区,着力打造西部生态食品城。目前,三台芦溪工业集中区核心区已发展工业项目18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个,今年1-5月,实现工业总产值11.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9.22%。今年以来,三台县先后投入资金1.4亿元,用于芦溪工业集中区内道路建设、水系建设,同时还通过争取日元贷款、企业垫资等办法筹集资金1亿多元,建设污水处理厂及其他区内道路。在项目引进上,该区以知名企业为龙头,聚集上下游产业,完善产业链条,今年先后有江苏雨润、潼川农产品等10多个项目落户优势区,佳乐农业、隆源粮油两个续建项目如期完工即将投产。(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