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全力冲刺目标任务“双过半”
三台县在灾后重建及扩大内需项目投资的强力拉动下,加之财税部门积极培植财源,强化税收征管,今年1-5月,三台县共完成财政总收入3.5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达到85%,占全县今年全年财政总收入目标7.1亿元的55%,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县半年财政总收入目标。
今年,三台县采取多项措施,提前完成“双过半”目标。通过精细梳理摸家底,对1-5月主要经济目标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同时,对上半年目标任务预测情况建立台账,跟踪落实。围绕“在绵阳争先,在扩权强升位”的目标定位,要求各级各部门超额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尤其对扩权强县工作明确提出了主要经济目标增速要“高于全省扩权县的平均水平,高于全省类区县平均水平”的“双高”目标要求。分类定策解难题,先后分别召开项目投资、工业和园区建设等系列专题会议,重点解决规模以上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投资等指标低于序时进度、排位靠后的问题。大力实施园区、企业、产业“三个倍增”计划,切实抓好20个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全力抓好三档40户重点企业生产,加快独凤轩骨味素、国能秸秆发电等5个新引进项目落地,不断增强工业发展后劲。在扎实抓好1381个灾后重建、22个扩大内需、20个招商引资及技改、13个吸引社会投资"等10类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派出5个工作组对已梳理的48户全国500强、行业20强企业和福建25户纺织企业进行跟踪洽谈,力争新引进一批项目,确保固定资产投资势头不减。切实加大对永新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的投入,在大力整合各项涉农项目的基础上,县财政挤出700万元专项用于示范片核心区建设。
安县打造“50亿级”工业园区
今年以来,安县国家级中小企业工业园,雎水干河子化工工业园,桑枣、雎水片区建材工业园,银河科技产业园和华晨汽车花荄工业园五大园区已累计入驻工业项目422个,投产企业达386个,其中规模工业企业完成产值22.29亿元。
安县区域优势十分明显。从产业发展上看,安县位于绵安北产业带的中轴,是衔接绵阳科技城和北川产业发展的纽带;从区位上看,安县处于高速发展的高新区与迅速崛起的新北川这两个经济区之间。安县立足优势,把加快产业园区发展作为推进“工业强县”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园区、产业、企业“三个倍增计划”,做强优势产业,壮大骨干企业,发展产业集群,扩大开放合作,培育工业经济新的增长极,形成工业发展新格局。
安县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通过兼并重组、股份制改造、引入战略伙伴等多种途径,迅速做强做大做优,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销售收入、利润总额和缴纳税收翻番,培育一批主业突出、品牌知名、管理科学、创新力强的“旗舰”型企业,以大企业支撑大产业。
安县提出,在未来3到5年内,倾力打造一个50亿级主导产业,一个50亿级工业园区,一个50亿级企业集团,3个50亿以上优势产业,力争实现“三年上台阶,五年大跨越”的总体目标。其中,依托中联水泥等龙头企业,以产业(产品)链整合发展为主线,将建材、食品、医药产业培育成跨五十亿级产业;化工产业以银河建化、启明星磷化为龙头,重点铬盐系列和磷酸盐系列产品拓展延伸产业链,到2012年,实现产值50亿元;汽车零部件产业依托华晨、阳晨等骨干企业,重点围绕新能源汽车、专用车、发动机及关键零部件,扩大能力规模,开发市场,到2015年实现产值50亿元以上。
去年以来,安县各大工业园区建设已累计投入资金60亿元,园区建成面积达到60余平方公里,园区数量由震前的2个增加到5个,县域经济核心竞争力大大提升。
涪城加速打造新型工业港
去年以来,为打破发展空间不足、缺乏产业支撑的瓶颈制约,涪城区抢抢机遇,下大决心狠抓产业园区建设,决定以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为龙头,大手笔、大气魄建设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的涪城工业港。
涪城区邀请国内外知名规划设计单位,结合绵阳“一核四带”产业布局和“1+5”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高水平、高起点精心规划了以新型工业为主导,涵盖总部经济、高新产业、商贸物流、现代服务等多个产业,北起龙门、青义,以金家林为核心,向新皂、石塘延伸的涪城工业港,按照“一港四园”发展模式,以“一园一主业,一园一特色”为发展目标,实现产业的集中、集聚、集约发展。
涪城工业港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定位确定后,区委、区政府主动作为,努力克服工程量大、资金短缺、规划审批程序复杂等诸多困难,以建设全省一流特色园区为目标,集中全区之力推进园区建设,迅速打开了工作局面。
涪城区充分利用辖区企业多、社会资金多的资源优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乘数效应”,通过信贷、拆借和土地质押权抵押等方式多渠道融资近5亿元,集中统一建设了工业港道路、电力、燃气、给排水、通讯等基础设施,仅用了不到一年时间,就完成了近10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上万亩的承载能力,工业港共修建道路56.6公里,铺设管网44.3公里,输电线路21.6公里,建设标准厂房8.6万平方米,具备了项目入驻的基本条件。
涪城区坚持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积极促进农民整村集中居住,高标准、高质量规划了14个成规模的居民安置新区,可安置群众近3000户,通过组建集体股份合作制公司、土地入股分红、就近打工、房屋出租等多种方式,全面拓宽群众增收渠道,预计工业港范围内群众人均增收每年将达2000元以上。
依托工业港突出的区位优势、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涪城区大打园区牌,全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目前已引进项目65个,概算总投资达53亿元,其中成功引进了总投资达150亿元的上海裕都总部城项目和总投资达35亿元的绵阳豪德西部现代商贸物流城项目入驻园区,已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