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十八)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6-27  发稿编辑:刘庆

游仙多举措提高粮油产量


    去年以来,该区积极引导农民选择“双低”油菜、高产抗病性小麦等抗灾能力强、优质高产的品种进行种植。针对小春生产遭遇前期干旱、后期阴雨等异常气候,区农技部门积极指导帮助农民抗旱保湿、适时追肥、防治病虫害,确保小春稳产增收。据测算,今年该区小麦总产量5.2万吨、油菜总产量2.45万吨,合计增产1600余吨。


    为实现大春高产稳产,游仙全面推广旱育秧苗、测土配方施肥、秸秆还田节本增效、油菜高桩免耕栽培等高效种植技术。游仙区忠兴镇曲阳村村民文绍礼告诉记者,去年全镇搞秸秆还田免耕技术推广,他只试种了两亩,结果水稻收成比传统方法多产100多斤。今年他4亩秧田全部采取“秸秆还田免耕技术”栽秧,既不耕田耙地增加劳力,又改良了田地提高了产量。


    通过引导农户与粮油龙头企业实施订单生产,保证农民高产出、高收益。目前,游仙区实施旱育秧技术达16万亩,占栽插总面积的70%以上。农户与仙特米业签订优质稻生产订单达10万亩,占栽插总面积的近半数。目前,该区22万余亩水稻栽插全面完成,玉米播栽8万余亩,红苕等其他作物种植6万余亩。


盐亭大力发展“绿色经济”


    盐亭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在全县建起了林果兴村、畜牧兴村、瓜菜兴村、特种养殖兴村及粮油兴村等20个绿色生态经济示范村。组织全县400多个村、4000多个社的近万名干部、社员代表、种养大户到条件相近的生态经济示范村参观学习,引导大家打好“生态牌”。全县构建起政府、龙头企业、农村专合组织、职业技术学校“四位一体的”绿色生态经济“人才培训体系,通过办培训班、科技赶场、广播讲座等形式传授技术,并组织流动课堂,深入20多个重点乡镇和村进行专题培训,目前已培训“绿色生态经济”技术骨干5万余人。县、乡镇农口部门还组织起了500多人的”为农服务大军“,引进优质品种,搞好病虫防治,深入田间地头、家庭院坝,手把手传授技术,面对面指导种植养殖,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带动全县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切实搞好服务,吸引外地业主到盐投资兴办“绿色产业”,引进名优特新养殖业。全县已引进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等地的20多个业主,投资1亿多元,承包土地5万余亩、水域面积4万余亩,从事绿色生态瓜果种植、水产及畜禽养殖。全县高产、高质、高效农业种植基地已达20多万亩。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