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十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6-22  发稿编辑:刘庆

梓潼打造新兴工业领头羊


    继前期注入800万元资金之后,梓潼县日前再次注入500万元项目资金,加速城南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进程。对于起步稍晚的工业,梓潼县不断创造“加速度”,凝聚力量,打造新兴工业领头羊,促进园区发展,带动全县工业实现新跨越。目前,梓潼工业园入驻企业达50余家,年产值超过5000万元的企业达9户,超过亿元的企业5户,规模以上企业28户。


    今年,梓潼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为13个,预计总投资1.4亿元,其中投资1800万元的垃圾处理场已投入运营,投资3800万元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62.9%,污水管网、标准厂房等10个共投资1.2亿元的基础设施建设方案顺利通过审批。为提高工业集中发展区的承载能力,县上每年支持园区建设的财政投入不少于1000万元。几年来,园内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财政资金近8710万元,水电气管网实现全覆盖,文昌闸坝和崇文闸坝使开发区河道蓄水量达133万立方米,企业用水难题迎刃而解。


    诚信立园,提升招商号召力。几年来,工业园引进项目50余个,合同利用资金30亿元,实际利用资金20亿元。今年以来,梓潼工业园在保证骨干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对新驻企业进行功能、规模、区域和配套定位,先后对6家企业区域分布进行调整;对3个行业的新上项目进行配套规划;对8类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科学编制。多板块、多区域的分区发展格局,让园内企业发展后劲倍增,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企业入驻需求,另一方面,破除了园区发展空间不足的瓶颈,形成了以食品、纺织、建材包装三大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梓潼工业园加大了为加工型龙头企业配套服务企业的力度:蜀昌租赁中心、鸿锋物流中心等一批“中转站”式的服务型储运企业应运而生;组织各行业专家成立蛋品检测中心、动物药检中心等一批科研型机构,为工业产品提供市场前沿竞争力。不断输入的新鲜血液,为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林江苎麻长纺项目成为国家标准,圣迪乐绿色蛋闯入大城市高端市场,大平药食两用油进入中南海;凯特高强度纸品、新瑞实木家具、平祥中药饮片等16个项目投产达效并成为新兴工业项目领头羊。


北川多管齐下预防地质灾害


    近期来,北川多管齐下,做好汛期减灾防灾工作,提高抗灾能力,为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筑起了一道道安全大堤。“5·12”地震后,北川地质灾害隐患点已增至489处,分布在18个乡镇,其中107处为重大地质灾害治理点,受威胁群众达5000多户、2.6万多人。由于地质灾害隐患点多面广,地理位置复杂、施工难度大,该县采取“先急后缓、统一程序、因地制宜、对症下药、分批实施”的办法,对各个隐患点进行科学治理。


    17日,北川县已向各乡镇发放总价值约30万元的防汛抢险设备和应急救援物资。据了解,目前北川境内较大的7处堰塞湖中,唐家湾、罐子铺、虎跳崖、青林、开坪、白什等6处堰塞湖已完成后期治理工作,唐家山堰塞湖水文站数据实行24小时监控,新县城可防50年一遇特大暴雨袭击。6月主汛期来临之前,全县95处农民安置点防汛项目已全面完工,107个重大项目年内完成施工。


    陈家坝乡老场村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易发区域。为了预防汛期可能发生的泥石流灾害,北川国土部门多次派技术人员进行现场勘察规划,最终确定在老场村小河上建一处泥石流拦栅坝,排除灾害隐患。现在,即使汛期山洪爆发、泥石流下泄,拦栅坝能起到阻截和缓冲的作用,以保证下面村民的安全。


    而在老场村的另一个地质灾害治理点,则建起了一个泥石流导流墙。一旦发生泥石流等灾害时,可以顺着导流墙将泥石流导入下游。


    为做好汛期减灾防灾工作,桂溪乡渭沟村发出了地质灾害告知书,上面明确标注了村民在遇到暴雨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的详细撤离方案。通过这种方式,告诉群众,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或有险情,都知道朝哪个方向跑,朝哪个方向撤离。


   据了解,在加强地质灾害治理的同时,北川还建立了覆盖县乡村社四级的群防群治网络。切实筑牢防汛大堤,确保安全度汛。


科创区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突破


    科创区1-5月招商引资工作累计到位内资11.5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46%,全年奋斗目标的38.3%。其中省内国内资金5.58亿元,引进外资5.92亿元。1-5月科创区洽谈项目10余个,接待客商20余批次,开展了九洲LED配套产业、中央商务区的针对性招商活动6次。目前,招商在谈项目16个。下半年,科创区将拓宽招商渠道,突出招商实效,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全力寻求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工作新的突破口。


    同时,第十届西博会科创区共签约项目4个,涉及投资资金共5亿元。截止目前,这四家项目单位已经100%履约,到位资金0.7亿元。科创区将进一步完善相关产业配套设施,为西博会签约项目提供更好的发展空间,采取“以商招商”的策略开门引凤。(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