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台县力争三年产值过百亿
今年以来,三台县坚持科学规划,产业引领,实行一园多区的发展模式,加快建设新型特色园区,力争三年产值过百亿元。
三台县工业园区是省级重点开发区和省级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按照“一园一特色,一区一主业”的发展思路,三台县坚持科学规划,产业引领,充分利用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形成了“一园多区”产业布局。截至目前,三台县已经累计投入资金14.7亿元,用于园区基础设施和生产要素保障建设,构建起了强有力的产业承接平台。园区内已有企业87户,在建项目22个,拟建项目12个,这些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今年可新增工业总产值28亿多元。三台县形成了以纺织为主导、机械加工为辅的新型特色工业园区,利用后三年时间,将在现有54户规模企业的基础上增加到125-130户,产值过百亿,税收达到5个亿。新型特色园区建设,不仅使三台“纺织服装、食品加工、机械制造、能源化工”四大优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全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三台县已有各类工业企业70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03家,亿元企业已达22家;1-5月,工业园区54户规模以上企业已实现总产值达22亿多元,实现工业增加值达6.22亿元。
江油1-5月规模工业发展再创新高
1-5月,江油市规模工业累计完成总产值83.52亿元,同比增长28.4%。其中:7户市属以上企业实现总产值35.29亿元,同比增长19.1%,占全市规模总产值的42.3%;186户市本级规模以上工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48.23亿元,同比增长36.2%,高于全市增速7.8个百分点,占全市规模总产值的57.7%。市本级规模工业总产值比重高于市属以上15.4个百分点,增速快17.1个百分点。今年5月,全市新增江油市德江建材有限公司(太平镇)1户规模工业企业,新增产值1020万元。截止目前,1-5月,全市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净增17户,净增工业产值36549万元,规模工业总户数达193户。
安县开展农房重建查缺补漏
安县日前专门成立了检查验收、农房重建补助资金清理、信访工作、综合协调四个小组,开展全县农房重建竣工检查验收,查缺补漏,务实整改完善。目前安县99329户农房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45455户维修加固已全部完成,4176户宅基地灭失群众全部住进了新居。
安县要求,各部门在检查验收工作中要正视问题,务实解决。单位和部门要与乡镇、村社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对发现的隐性问题、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要努力做到处早、处小,力争尽早化解、防患未然;对全县农房重建所涉信访问题进行及时答复处理,对相关领导有关农房重建所涉的信访批示及时处理和回复,为全县灾后农房重建工作画上圆满句号。
梓潼全力打造生态宜居城
在灾后重建中,梓潼县坚持景区发展与城市发展相融互动,山、水、城合一的发展理念,规划了城北运动健身中心等五大生态休闲中心。同时,县城布局重新洗牌,规划了七曲山风景区等五大功能区,使城市逐步成为一座水韵生态休闲城,并成为撬动梓潼县域经济的支点,有力地推动了梓潼灾后旅游经济与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梓潼加大了旧城改造力度,拓通桂香路、改造紫阳街,新建滨河步行街,新建改建道路11条。在城市建设中,该县把绿地建设放在首位,潼江花园绿地、人民广场绿地、县政府绿地等8块城中绿地像镶嵌在城里的绿宝石,装扮着潼城。在城市楼盘开发与建设中,梓潼县首先规划的是绿地面积。每年,县财政拿出200万元用于城市绿地的建设、维护与管理。从梓潼县城南收费站至七曲山大庙,两侧修建了20米宽的绿化带,绿意绵延、拥翠叠蕊。在梓潼各条大街上栽植了3000棵大叶榕,十字街头摆满了盆景、鲜花。据统计,梓潼县城绿化覆盖率已达40%。
在楼盘建设中,梓潼县做到规划先行,设计风格符合梓潼城市发展定位,生态水韵宜居城,各个楼盘各有特色,梓城国际在建设中引入东南亚风情,宽中庭,阔视野、长楼距,阳光新城突出水韵休闲特色,江畔首府、阳光水岸入住率已达95%以上。梓城国际涂总告诉记者,公司就是要带来新的居住理念,修建一座映在江水里的院子,让住的人轻松自如。良好的人居环境,吸引了一大批房产公司抢滩梓潼,开发建设商住小区,更多的外地商人则来梓潼购房、置业、经商,促进了梓潼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