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十一)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5-10  发稿编辑:刘庆

北川三大产业夯实基础


    灾后两年来,北川实施五项民生工程,惠及受灾群众。截至4月底,全县城乡住房共需重建的57060户,大部分已竣工入住。妥善安置因灾失地农民11823户、30484人。同时, 震后北川累计安置“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遇难学生家长及遇难人员家属、返乡农民工等近5万人,全县失业人员再就业率达到93%。


    北川,将灾后城乡住房重建、新农村建设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机结合。同时,加强旅游、工业和特色农业三大支柱产业夯实未来发展基础。


    北川按照“一个基地、三大工程、三条走廊”的发展思路,重点将新县城建成以传承禹羌文化为特色的国际"博爱之城",建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服务基地;开展唐家山堰塞湖治理和老县城保护工作,全面建设地震遗址、唐家山堰塞湖、大禹故里风景区三大工程。将建成三条旅游黄金通道,即以老县城遗址、唐家山堰塞湖为载体的地震纪念地旅游景区,打造地震文化旅游线路;以新县城、禹穴沟、西羌猿王洞、小寨子沟、药王谷、寻龙山、影视城等项目为依托的羌文化旅游景区,打造原生态旅游线路;以新县城、安昌、永安、擂鼓、曲山的城郊休闲区和道路沿线的羌家乐、文明新区为依托的城乡休闲旅游区,打造新农村示范带和休闲度假旅游线路。截至目前,6个旅游产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震后全省首个按4A级景区建设的药王谷景区已于今年3月开门迎客,北川地震遗址保护和地。


    四川北川经济开发区已通过国家三部委的联合审查,正在按照详规评审要求加快推进建设,目前,已完成投资过亿元,正加紧园区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首期启动园区(北川-山东产业园)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入园企业达30家(其中开工企业26家),协议引资17余亿元。全县31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27户,复产率为87.1%。


    北川围绕“林特多经、园林园艺、高山蔬菜、特色养殖、乡村休闲度假居住”五大产业,大力发展新型产业。重点依托四川自然天堂、五星茶厂等茶叶加工厂家,新建、改建10000亩无性系良种茶园,提高北川茶叶产量质量;依托药业集团,建立当归、黄连、天麻等药材基地,积极进行中药饮片加工,争创名优品牌;加大生猪良种繁育养殖场的恢复重建力度,提高全县生猪出栏数;支持大禹野生食品公司、禹珍食品公司等龙头企业,开发深加工产品,提高附加值。


平武以产业为重富民强县


 
    平武县紧紧抓住灾后恢复重建和河北对口援建平武的机遇,立足幅员辽阔,资源富集的优势,坚定不移地实施“生态立县、工业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战略,切实抓好水电、矿产、旅游、特色农业四大支柱。


    依托丰富的水能、矿产资源优势和“河北-平武”工业园、南坝工业集中区两个平台,大力推行企业招商、园区招商和产业链招商,大力培育优势产业,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将园区建设成为具有1-2个主导产业,特色鲜明、创新能力强、科技含量高、带动作用突出的平武经济发展增长极。该县设立了1.5亿元的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和项目扶持基金,重点发展茶叶、蚕桑、核桃、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扶优做大龙头企业。


    利用河北的援建资金,该县还建立了1亿元的中小企业担保基金。目前,全县25个规模工业企业已恢复生产23个,28个龙头企业已恢复生产27个。全县发电站总数达到13座,总装机达到54.88万KW,比震前提高了19.5万KW。平武还积极支持四川华能涪江有限责任公司,加快总投资85亿元,装机57万千瓦的涪江“一库四级”开发建设。去年以来,新引进并开工建设了9个项目,协议投资30亿元,到位资金9.8亿元。  


    平武县还充分利用毗邻大九环线的优势,建立了5000万元的旅游发展基金,深入挖掘全国唯一的白马藏族民俗文化,大力提升报恩寺4A级景区和王朗、虎牙生态旅游景区的知名度和接待能力,并包装完善地震灾区遗址游、新貌游,全力打造旅游精品。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