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县域经济(七)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13  发稿编辑:刘庆

安县工业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


    今年以来,安县通过抓龙头企业、抓园区建设、抓重大项目、抓环境和要素保障,全力加速工业优化升级,促进工业提速增效。截止2月底,该县规模工业企业已实现产值11.3亿元,完成技改投资2.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09%和46.2%。其中:冶金机械产业实现产值6104万元,同比增长59.04%;化工产业实现产值62983万元,同比增长43.19%;材料产业实现产值22335万元,同比增长139.11%;食品医药产业实现产值14474万元,同比增长63.52%;汽车零部件产业目前已经投产3户,实现产值2487万元,同比增长107.25%。


    抓龙头企业。安县以打造“百亿银河”为目标,重点抓好银河集团“银河科技产业园”、日产2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及4.5MW余热发电、年产5000吨烟酸清洁化新工艺生产线建设项目,确保银河集团在全市县域工业企业中的龙头地位。同时,安县还着力抓好启明星磷化工、启明星电力公司、安县纸业、中联浮山水泥、好医生药业、麒祥木业、展望模具等行业龙头。对重点龙头企业,实行一户龙头企业有一位县级领导具体联系,有一个业务部门具体服务,对龙头企业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县委、县政府“立马解决”。


     抓园区建设。安县抓住辽宁对口援建和列为省级开发区的大好机遇,着力建设好“辽安产业合作园区”,重点推进华晨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和银河科技园建设,重点发展电子和汽车零部件加工、精细化工、生物制药、特种纸、轻工、纺织等新型工业,完善安县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在辽宁大道沿线打造新型工业化亮点,使之与高新区实现对接,形成新的"工业走廊"。为此,安县调整了工业园管理体制,将发改、规划建设、水务、环保、安监、工商、审计等县级职能的审批事项,采用委托审批、派驻人员等形式交由园区管委会。组建了安县工业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在抓好“辽安产业合作园区”的同时,安县还启动了雎水镇至河清镇干河子化工产业园和桑枣建材工业园规划,加快和完善两个园区的道路、堤坝、供电、供水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抓重大项目。安县充分发挥工业技改项目增产增效潜力,加快实施中联集团日产4500吨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华祥公司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福隆公司300万件汽车注塑零部件生产项目,好医生制药GGMP标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启明星磷化工利用黄磷尾气生产4万吨钾酸及配套项目,麒祥公司年产5000立方米中纤板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力争项目早日投产,确保今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60亿元以上。


    抓要素保障。安县着力优化政策、服务环境,加快重点企业和园区的电力、天燃气等配套建设,加大企业生产要素协调力度。充分运用灾后产业重建政策,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助推企业发展。一方面解决好道路交通、供水、供电、供气等硬件要素,使企业有好的生产环境;另一方面解决好银企合作、贷款担保、政务服务、厂社关系、社会治安等软件要素,确保企业有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台县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


    2010年,三台县各级财税干部以扎实开展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大力弘扬“责任、为民、实干”的优良作风,坚持依法治税、依法理财、齐心协力、团结拼搏,全县的财税工作呈现出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了开门红。截止2010年3月31日,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1186万元,为预算65000万元的32.59%,同比增长67.52%。其中上划中央“两税”收入完成2792万元,为预算10650万元的26.22%,同比增长24.59%;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156万元,为预算44382万元的34.15%,同比增长81.18%;地方财政收入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879万元,为预算27900万元的35.41%,同比增长86.61%。分征收部门完成情况是:国税局完成3852万元,为预算的25.68%,同比增长17.19%;地税局完成7739万元,为预算的33.36%,同比增长59.50%;财政局完成9595万元,为预算的35.80%,同比增长112.84%。


    江油化解矛盾服务灾后重建


    江油市在推进灾后恢复重建中,抓住构建“大调解”工作体系机遇,切实转变观念,健全机构,努力化解各类矛盾,取得显著成效:2009年10月至今,共受理各类矛盾纠纷3508件,调解成功3420件,成功率达97.5%,有力保证了灾后重建顺利推进。


    江油注重转变观念,实现调解意识大提升。转变过去单一的人民调解工作观念,构建人民调解、司法调解和行政调解相融合的矛盾“大调解”机制,及时化解各类矛盾。注重健全机构,实现调解组织大覆盖。成立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分别在市法院、市司法局、市法制办设立司法调解中心、人民调解中心、行政调解中心。市级各部门、各乡镇、村(社区)成立相应机构,形成市、镇、村(社区)三级联动调解组织网络,组建一支由3000多名人民调解员、64名行政调解员、63名司法调解员组成的调解队伍,为矛盾调处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注重化解实效,体现调解运行大联动。建立部门分工合作、资源共享、调处联动、定期排查的矛盾调解机制,聘请5名退休法官和7名调解专干负责对民商案件进行初调,尽最大努力化解矛盾纠纷。


科创园区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


    今年以来,科创园区积极挖掘财税增收潜力,大力推进项目建设,同时层层分解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税源调查分析,进一步完善税源控管机制,确保首季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截止3月底,园区累计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1483万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国税累计入库4956万元,同比增长187%;地税累计入库6527万元,同比增长153%。(本报记者 刘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