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县震后首例重组家庭清明祭奠亲人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4-11 发稿编辑:景秀丽
在四川安县高川乡,有一个叫林兴聪的汉子和一个叫李芸香的妇女,他俩各自的伴侣在“5·12”大地震中遇难。后来,他俩重组家庭,共同赡养双方5个老人、照顾3个孩子……今年清明,他俩一路去祭奠了双方在地震中遇难的亲人。
爱,在清明思念中永恒
4月2日一大早,家住安县高川乡甘沟村2组的李芸香就要外出。她要去乡上赶场购买祭奠物品,烧给在大地震中遇难的伴侣。
李芸香回到位于半山坡的家里已是当天上午11时,匆匆吃完早饭。此时,林兴聪也停下了手里正为再建新木楼所做的活路。林兴聪夫妇走了40多分钟,来到了那块名叫转宝山的山坡上, 两年快过去了,逝者坟头竟然长出了断肠草,那黄色的小花在细雨中摇曳,一数,竟开了6朵。
爱,在相濡以沫中重生
李芸香说:“我和林兴聪虽同在一个生产队,但地震前话都没说过一句。2008年5月13日,我看见林兴聪用山泉水擦拭掉遇难妻子王定玉身上的血迹,给她换上新衣服,在本村花2000多元买了副上好的棺材,请了十几个人把她抬上山坡掩埋。我觉得林兴聪这人很重情义。”
在安县河清安置点里,林兴聪看到李芸香常默默流眼泪,哭过之后,她仍主动帮助安置点做饭。林兴聪说:“李芸香为遇难的丈夫而流泪,说明她重感情。她哭过后,主动为群众做饭说明她贤惠善良懂事理,我要重组家庭,就需要像她这样的女人!”
林兴聪和李芸香在征得双方五位老人和三个孩子的同意后,于当年腊月三十日,到高川乡政府进行了婚姻登记。他俩也成为安县灾区首例重组家庭的地震受灾群众。双方约定给各自留一个空间。林兴聪说:“我们经常摆以前,她梦到她老公,我梦到我老婆,都会给对方说。”
爱,在宽容理解中升华
结婚后,林兴聪在妻子家的屋基上,自己设计修建全木结构的两层楼房。修房的那些日子里,林兴聪一面忙着村里的工作,一面边设计边修建房屋,从木料的选取到搭建,他都亲自动手。而李芸香则洗衣做饭,照顾孩子,料理家务。2009年6月,新木楼落成那天,李芸香把自己亲手绣的一幅“家和万事兴”十字绣裱好挂在了新房的二楼。林兴聪和王定玉育有一双儿女,女儿林苓22岁,儿子林顺坪19岁,在温江上大专。而李芸香的儿子邱超从桑枣中学毕业后,目前外出打工。他们还有5位老人需要赡养,包括前妻王定玉的父母、李芸香的父母以及婆母。从此,林兴聪夫妇总是对老人们嘘寒问暖。每逢过年过节,林兴聪和李芸香就会把五位老人接到家里聚聚,把老人们最喜欢吃的山腊肉炖得软软的,再给老人们拿上一两百元零花钱。
采访结束时,林兴聪带我们来到了他新修建的木屋前,林兴聪说:“我准备在这新木楼旁再修一间木屋,与两层木楼相连。以后路通了就可以建成集停车、就餐、休闲为一体的饭庄,在自己的山林里,我准备种上5亩山野菜。”我们祝福这个饱受地震之痛的家庭幸福常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