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寒冬”,进入2010年,让人们感到一丝春的暖意。安县工业挺过肃杀的严冬,迎来复苏发展的春天。如何实现工业“开门红”,无疑是安县今年经济工作的关键。
工业总产值工作目标17亿元,增加30%;奋斗目标17.26亿元,增长32%。这是安县县委、县政府为全县经济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定出的目标。
目标既定,战鼓擂响。全力以赴,真抓实干,夺取首季经济“开门红”,正成为安县上下当前的一致行动,一场轰轰烈烈的“开门红”在安洲大地打响。
全县各级、各部门围绕“开门红”目标积极行动。
“动手早”———大项目建设谋划早、准备充分、启动快,进展顺利。一季度,全县10个市重点项目中有4项已开工。对2009年下半年已竣工的银河12万吨硫酸、日产2500吨水泥熟料生产线,安县纸业5万吨浆纸生产线,启明星磷化工23万吨磷酸盐生产线等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全力保障资金、水、电、气等生产要素;对麒翔5万立方米纤维板生产线、博媛建材13万吨坚窑石灰生产线等一季度竣工项目力争早日竣工投产;确保好医生二期、三期技改工程、中联日产4600吨水泥熟料、恒源3000台节能变压器等项目全面加快建设进度。
“出拳快”———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确保2010年全县工业经济实现 “开门红”的实施意见》,县委、县政府安排60万元对2010年春节期间加班生产的企业进行加班补贴,同时对全县一季度开门红贡献大、拉动作用明显的重点骨干企业,根据完成产值多少、利税大小等情况给予专项用电补贴。
“发力准”———力保重点行业发展不停滞,重点企业壮大不萎缩,加快培育和壮大高新技术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强对工业运行情况的分析,加大重点企业、重点产品生产和市场变化情况监测,全面启动城乡建设、技术改造、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招商引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惠民行动等大项目建设。
“措施实”———开年以来,在科学评价总结2009年工业经济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预测2010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下达了2010年规模工业企业一季度经济指标和工业技改投资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带头走访调研了全县骨干工业企业,集中力量抓好工业园区建设,加强协调服务和要素保障,支持重大技改项目,支持企业实施技改扩能,减轻企业负担;强化煤、电、油、气、运等要素协调,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需要;建立并联审批“绿色通道”,精简后的行政审批事项,由原来的56项精减至现在的18项。
安县县委书记王黎说:“安县经济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止跌回升,最关键的一条是我们坚持做到振奋精神、危中寻机,努力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据县发改局局长吴淼提供的数据:全县1月实有规模工业企业73家,实现产值5.87亿元,完成技改投资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99%和51%,首月实现“开门红”。
取得首月“开门红”后,安县还进一步细化了去年出台的促进工业经济止滑提速加快发展的二十条意见,通过狠抓产业、项目、企业、园区和环境建设,大力实施“优势企业倍增计划”,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制定更加宽松企业发展环境,积极与金融机构开展合作,着力解决涉及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陈茜)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