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梓潼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工商联的指导下,梓潼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全县工作中心,加强商会组织建设,履行各项工作职能,拓展服务领域,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为重点,以提高服务质量为目标,积极探索新时期县级工商联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不断创新工作机制和方法,切实提高工商联工作科学化水平,为促进县非公有制经济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不懈的努力。
加强调查研究,履行参政议政职能
梓潼工商联紧紧围绕促进全县经济和社会事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开展了企业发展软环境建设调研,在梓潼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35名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协委员在会议期间,踊跃建言献策提出提案5件,内容涉及新农村建设、机关作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科技创新等诸多方面,提案的层次和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为梓潼更好更快发展谋划了新蓝图。
强化组织建设,提升商会履职能力
一是行业商会工作继续加强。在“真味在梓潼”七曲山饮食系列文化活动中,梓潼县餐饮商会多家知名餐饮企业踊跃参加,公开展现厨师高超技艺,并将各自招牌特色菜品贡献出来在饮食活动中让大家品鉴点评。并在整个活动开展过程中,协调组织了嘉宾邀请、住宿、交通、参会开展等流程,为此次推广梓潼特色饮食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利保障。
二是基层商会建设有力推进。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商会的发展规划,积极推进基层商会建设,完成了文兴商会、深圳绵阳商会梓潼分会两个基层商会的建设准备工作,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任务。为规范基层商会的组织运作机制,县工商联还专门印发了《梓潼县工商业联合会基层商会工作规则(试行)》,督促指导各基层商会贯彻自主办会原则,健全了内部管理结构,制定民主决策和选举制度,完善了组织体制和工作规章。目前,各基层商会都已经按要求落实了工作阵地,建立和完善了工作制度。为了提高基层商会的服务质量,县工商联还采取各种形式加强基层商会工作人员的培训,组织基层商会人员培训共300多人(次),通过多种培训、学习、交流,使基层商会工作人员的思想观念和服务会员企业的意识有了很大变化,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商会的发展。
三是会员发展工作进一步加大力度。会员是商会的血液,会员的规模与层次直接反映着商会活动开展的空间与成效。2016年,按照不求数量、注重质量、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重点发展了一批经济实力强、思想觉悟高、热爱工商联工作、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入会,全年新发展会员13户,其中企业会员3户,目前,县工商联会员总数已达406个(人),全县45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基本都已加入工商联组织,会员队伍代表了全县民营经济的整体水平,成为了县域经济的主力军。会员队伍实力强,素质高,不仅扩大了工商联的影响力,也为选配商会领导班子成员储备了人才。
四是搭建各种服务平台,积极服务企业,引导企业创新创业健康发展。针对梓潼县民营企业的特点和现状,组织民营企业家赴温江、大邑等地外出学习参观,转变发展观念,完善自身不足。积极协调科工商务、工商质监、文广新旅、城管、食药监局等部门帮助企业解决在办证、质检、安全、用工纠纷、建设等方面的困难。继续开展了银企对接活动,为部分企业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继续加强同工会、司法部门的合作,开展好企业工资三方协调工作。
发挥商会优势,组织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支持全县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5月该会组织召开梓潼县“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暨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动员部署会,会上针对全县29个贫困村协调了当地29个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联系帮扶,并当场签订了帮扶协议,从基础设施建设、公益、技术培训等各方面对贫困村开展扶贫帮困工作。截至目前,已有28家企业开展针对所帮扶贫困村从捐资助学、送设备促农增收、送猪羊发展养殖、送技术提高致富能力、送岗位解决就业、加强种养技术培训、无利润提供饲料等方面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帮扶活动,共计捐款捐物150余万元,提供就业岗位300余个,力促全县脱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社会事务的主渠道作用,在梓潼县工商联的牵头和组织下,梓潼县餐饮商会每年定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近年来多次于重阳节到各乡镇敬老院开展慰问,并积极动员广大企业员工参与金秋助学,为贫困学子捐款。去年重阳节,县工商联组织餐饮商会多家知名餐饮企业负责人到自强敬老院开展慰问活动,并送上了近万元的生活用品,带去了梓潼县非公有制经济界对孤寡老人的关心。通过这些社会公益活动的开展,工商联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充分发挥了行业商会组织的功能作用,必将进一步激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热心公益事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
2017年,梓潼工商联将继续努力,适应新常态,增添新举措,为梓潼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健康发展再作贡献。(梓潼特约记者梁晶萍)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