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三台县西平镇抓党建 重民生 推发展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5-08  发稿编辑:韩春梅

 

 □  三台县西平镇党委书记   陈   忠

西平镇党委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一班人及全镇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11331”战略,按照“活力新城、韵味古镇、秀美乡村、幸福家园”目标定位,实施“高点定位、改革创新、项目支撑、投入拉动、产业富民”发展举措,从严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奋力推进三台县域副中心和幸福美丽西平,全镇呈现出经济发展势头迅猛、民生福祉大幅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激情满怀的良好局面,各项工作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和群众的普遍好评。荣获“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镇域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始终保持专注发展定力,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实施“产业发展大会战”,协调推进三次产业齐头并进,镇域经济综合竞争实力逐渐增强。工业经济运行平稳。支持鼓励工业企业发展壮大,蜀奇食品有限公司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年度销售收入首次达到2000万元以上企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召开镇域内优秀企业家座谈会,与2家企业意向性达成投资协议。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坚持因地制宜、适度规模原则,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80亩,新发展中药材700亩、观赏玫瑰50亩、麦冬110亩。新发展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15个。蝶舞庄园观光农业基地、中药材种植等农业产业项目有序推进。现代服务业繁荣发展。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进农村,14户电子商务网店销售金额800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亿元。县规模以上商贸服务企业达4家。养老服务、养生休闲、金融保险等服务业健康发展。

着力提升城乡发展水平,城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牢牢把握以城镇发展为主支撑推动城乡统筹的根本取向,坚定不移实施“城乡提升大会战”,城镇化率达40%。城镇发展水平加快提升。加快市政项目建设,投资3300万元实施雨污管网建设、排洪沟治理、建设后街道路建设、滨江路提升、市政道路黑化、城镇美化等工作,城镇品质持续提升。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投资1407万元实施危旧房改造,改造总面积1.2万平方米。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公租房70套。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投入财政资金410万元,新建村社道路20.2公里、精修山平塘4口。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有效满足广大农民用电需求。投资2000万元的柯石斗渠项目开工建设。完成岁修渠道52处、253公里。红梁村、新庙村等一批中心村建设扎实推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成巴高速出入口和连接线建设,完成出入口建设方案和连接线规划等前期工作。完成县乡道路安全设施建设。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发展,方子堰、新庙、南垭3处集中供水和1011户分散供水工程有序推进,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供水骨干工程网络体系。

坚持深化全面创新改革,发展动力活力充分释放

抢抓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全县扩权强镇试点等机遇,坚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推进改革创新,着力探索丘区农业大镇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机关内设机构设置,增设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进一步增强城镇建设管理职能。完善镇级便民服务中心功能,承接县级部门下放的88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城乡发展一体化、镇村环卫一体化、引导群众参与建设的体制机制初步形成。着力扩大开放合作。制定吸引外来投资优惠政策,召开与西平籍成功人士、温州商会等投资者洽谈会5次,初步形成西平古镇招商方案。以观音寺街改造试点探索投融资体制改革,改革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性,建立“群众自建、以奖代补”投资方式。推进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房屋所有权确权登记颁证,颁发证书154本。全面启动不动产统一登记,办理登记75件。

坚持推进文化强镇建设,文化产业事业持续繁荣

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聚力,大力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群众文化活动为引导、以“身边好人”为榜样,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送的“最美家庭”“十佳敬老爱老之星”获市县表彰。巩固提升文明创建成果,西平镇“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镇”、柑子园村“省级文明村”创建通过复查。加快发展文化事业。投入110万元继续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实施吴氏宗祠等重点文物保护工程。投资140万元新建红梁村文化广场1处、古房沟等村级文化活动阵地42处。举办各类文体活动6场次,公益电影放映4320场次。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挖掘、提炼历史文化精粹,初步形成以观音文化为主的“西平名片”。推动文商旅农融合发展,初步形成以西平古镇和观音山为核心,辐射带动古房沟、核桃沟等5个村、10平方公里旅游环线的发展思路,启动旅游规划编制工作。

坚持保障改善民生事业,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提高

坚持“民生优先”发展战略,扎实抓好以脱贫攻坚为重点的民生工程,统筹发展各类社会事业,全镇人民幸福指数不断提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坚定不移实施“脱贫攻坚大会战”,调集精兵强将,集中攻坚、合力攻坚,落实10个专项扶贫规划,实现减贫165户、489人。向贫困村定向安排“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资金、农村公共服务运行维护资金160万元,争取幸福美丽新村、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村社道路建设等资金600万元,改扩建文化室、卫生室200平方米。加大住房改善力度,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建房17户,C级房屋加固51户,D级危房改造61户,春节前能实现安全入住。大力推进民生工程。有序推进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建设保障房72套。加大对困难群体的救助力度,发放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农村五保等各类资金802.1万元,救助人数329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万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达99.58%。大力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未发生重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加强环境综合治理,建成污水处理厂1座,镇村环卫一体化试点扎实推进,采购垃圾清扫、转运环卫设施并投入使用。建立常态化垃圾清运和保洁长效机制,实现镇村环境整治全覆盖。统筹推进社会事业。加大教育工作支持力度,改善办学条件,实施校园足球工程,提升教育现代水平。大力推进公共医疗卫生网络建设,推进村级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加强人口计生工作,落实“全面二孩”政策,政策生育率96.87%。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人民群众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统筹推进老龄、残疾人和慈善事业发展。

坚持构建现代治理体系,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

加快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安定团结、和谐有序的发展氛围充分形成。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支持人大依照法律和章程开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监督和人民代表作用。依法选举产生县、镇人大代表,圆满完成新一届人大、政府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党管武装,广泛开展双拥共建活动,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巩固壮大最广泛爱国统一战线,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作用。支持工青妇人民团体开展工作,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加强法治西平建设。修订完善党委议事决策制度,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深化政务、村(居)务公开。支持公安、司法、法庭等部门依法履职,司法所被评为国家模范司法所。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宣传教育,坚持会前学法制度,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加强社会治理创新。强化社会治安防控,构建群防群治新格局,抓好重大时段、重点人群的稳控工作,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57起、化解148起,调处率94.2%。

深化网格化服务管理,基层治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完成数字化城管和小天网建设。完成全县首个专职消防站建设。强化安全监管,组织开展63次安全大检查,排查安全隐患22处,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坚持强基固本抓实党建,基层发展保障全面夯实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的思想理念,抓牢“四个坚持”,不断提升管党治党工作水平,全镇上下风清气正、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得到巩固和发展。落实领导责任。成立以党委书记任组长的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时调整领导小组、包片负责和班子成员党建工作职责,形成了党委书记亲自抓、班子成员具体抓、部门和村(社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细化责任分解。制定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责任分工,明确分管领导和责任部门,形成任务清单,确保各项责任有效落实。坚持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同谋划同部署、同督查同考核,与各级党组织签订《党建工作目标责任书》,强化问责问效和考核结果运用。强化思想建党。始终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放在重要位置,坚持党委会会前学习制度和每月集中学习制度,3次开展党员干部作学习交流,通过学习有效提升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修养。坚持制度治党。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等党内制度,坚持批评和自我批评常态化、制度化,制定出台机关接待、财经管理等制度17项,从源头加强对党员干部的管理。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三重一大”党委集体研究决定,充分发扬党内民主。严明党的纪律。加大对党内制度、规定的宣传力度,组织学习《准则》《条例》2次,严格落实“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重点对侵害群众切身利益、发生在群众的“四风”问题和不作为、慢作为等行为进行检查,先后约谈党员干部5次。将换届纪律贯穿换届全过程,层层压实责任,全覆盖开展谈心谈话,圆满完成党委、人大、政府换届,为村(社区)“两委”换届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持续开展干部作风整治,发布督查通报3期,有效推进干部作风转变。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对违规违纪行为立案3件、查处2人。狠抓问题整改。认真开展三项整改“回头看”工作,对照问题逐一研究整改办法和措施,分类建立整改台账,对整改完成的12项任务形成长效机制,对正在整改和需要长期整改的7个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有效巩固了良好政治生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四大”主题活动纳入重点工作,做到方案可操作、计划合实际、作风有转变。邀请县委宣讲团成员宣讲1次,班子成员深入联系点讲党课2次,开展专题学习和专题讨论5次。建立完善“三本台账”和问题整改台账,实行台账动态管理。加强镇情调研和先进经验学习,选取彭州市三界镇作为学习点,组织干部学习考察,形成调研文章。抓好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坚持早谋划、早部署,于去年9月、10月分别开展了村(社区)“两委”班子综合研判、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研究制定换届方案,召开动员会、业务培训会安排部署换届工作,加强风险点排查和防控,按照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使42个村(居)民委员会换届工作圆满成功。

在今后的工作中,他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县委“11331”战略总体部署,强力实施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城乡提升“三大会战”,扎实推进全国建制镇示范试点、全国重点镇、省“百镇建设行动”重点镇、市小城镇建设示范试点镇、县扩权强镇试点等工作,着力推进城镇建设上档升级、现代产业发展,全力促进民生改善、社会和谐,奋力开创三台县域副中心和幸福美丽西平建设新局面。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