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我市对外开放合作实现新跨越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1-09  发稿编辑:韩春梅

 

 □  郑   悦

2016年12月28日,“榜样中国•2016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人物)”大型评选活动颁奖,“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荣膺“2016四川十大经济影响力事件”。

这一殊荣,折射出我市对外开放合作交流水平实现了新跨越、跃上了新层次。绵阳机场这条“天路”,不仅拉近了我市同外界的现实距离,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天路”打通“商路”。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我市各地各部门乘“风”而上,紧紧扭住“投资拉动、产业支撑”这一重点,积极创新招商方式,实施精准专业化招商,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吸引大企业、大项目纷至沓来,为国家科技城和幸福美丽绵阳建设源源不断地注入新动能。

“天路”连“商路”

“走出去”招来大企业大项目

去年12月28日,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在绵开工。这一绵阳乃至四川省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的落地,为我市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更是我市主动“走出去”,用精准专业服务招来“超大项目”的生动注解。

“天路”缩短了时空距离,为精准专业化招商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去年,全市上下把“抓发展、抓投资、抓项目、抓招商”摆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托“天路”主动“走出去”,进一步优化了上海、深圳、北京、海外等7个驻外招商分局的区域布局、职能职责,全面建立了县市区(园区)“一把手”带头外出招商和市县联动招商机制。重点加强与北美、欧洲、日韩、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港澳台等重点区域的交流合作。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坚持“招新引优、招大引强、招才引智”,让拥有“科技”“创新”标签的企业与绵阳同频共振。

主动、科学、精准、专业……招商引资阵地的前移,体制机制的改革创新,为我市赢得了众多优质企业的青睐。

除了京东方项目之外,投资29亿元的华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项目、投资20亿元的天津力神锂离子动力电池西南生产基地、投资30亿元的兵港科技硅谷数据化产业园等一大批“高”“精”“优”项目纷纷来绵落户,为我市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天路”通“看台”

精彩活动让全球客商“看过来”

川商绵阳行活动暨绵商返乡发展大会、中国(绵阳)科技城综合保税区投资恳谈会、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2016中国(四川)电子商务发展峰会……

去年,我市依托“天路”带来的便利,共举办了27场有针对性、创造性的专题招商和境外投资推广活动,以形式多样、精彩纷呈的“看台”,吸引了全球客商的目光。众多客商与我市近距离对接、面对面洽谈,谋求合作机会。

活动一场接一场,来自欧洲、北美、东南亚,以及国内京津腹地、珠三角、长三角等地的投资商也源源不断地涌入绵阳。

客商来了,怎样才能吸引他们留下来?去年,全市上下深入推进“两个一号工程”,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大力开展交通攻坚大会战,加快构建西部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扎实开展幸福美丽绵阳建设……大发展带来好环境,好环境给了客商更多留下来的理由。“天路”迎客,包括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在内的一批产业前景好、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先后落户绵阳。2016年,全市国内省外履约项目589个、同比增长34.17%,到位资金546.93亿元、同比增长20.86%;新签约重点招商引资项目410个、同比增长24.24%,投资总额1737.56亿元、同比增长11.66%。其中,“两新”产业项目226个、同比增长54.79%,投资总额1084.23亿元、占比达到62.4%。

“天路”促“合作”

联手打造开放型经济“大通道”

依托开放共享的“天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不断取得新突破。但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需要更加开放的“大通道”作为基础支撑。

为助推我市与更多国际城市和企业“对话”、谋求发展共赢,绵阳机场在“十三五”期间计划加快国际口岸机场建设和基地航空公司引进,预计2018年建设完成符合口岸开放要求的国际航站楼,同步完成口岸申报工作,开放国际航线,并统筹运输机场与通航机场建设发展,推动北川、平武、三台等通用机场建设,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

“天路”的拓展和延伸,不断开启连接世界的新“通道”,将为我市对外开放合作、招商引资增添新的底气和动力。

聚焦“两新”产业项目,力争2017年引进5亿元以上省外“两新”项目30个以上,是我市招商引资工作争取的目标。以项目为中心,我市将进一步加大对各县市区(园区)、驻外分局重特大项目考核力度,重点抓好华晨整车制造、京东方其他项目等重大产业项目促进工作,推动新项目、大项目高位储备、滚动签约、持续履约。同时突出产业集聚,紧扣长虹、九洲等大集团和京东方等大项目,发力“两新”产业集群招商,加大项目包装推出力度,着力引进面板配套项目和手机、汽车零部件等相关领域企业,形成“引进一个、发展一群、带来一批”的产业集群发展效应。

“天路”为媒,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绵阳这座科技之城、机遇之城的怀抱。

相关链接

2016年5月,我市出台十条“干货”举措,从健全领导体制、优化运行机制等方面入手,推动招商引资实现再突破。

2016年7月8日,投资29亿元的华强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主题园项目签约落户绵阳。

2016年9月24日,为期4天的第四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圆满落幕。本届科博会共吸引了48个国家、地区和国内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参展参会,包括世界500强、国内外知名企业、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内的887家单位参展;参展项目2067项、展品9141件;签约各类项目702个、总金额1082亿元。

2016年12月1日,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

2016年12月28日,总投资465亿元的京东方绵阳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正式开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