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梓潼县扶贫开发局 宋宜玺 特约记者 梁晶萍
梓潼县扶贫开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省、市扶贫移民工作局的精心指导下,以脱贫摘帽为目标,精准为主线,五个一批为路径,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切实注重贫困村、贫困户脱贫增收为工作主线,投入扶贫资金1138万元,新建水泥路23.8公里,发展产业500余亩,及时清退非贫困户712户、2390人,开展了300人的劳务培训项目,去年该县减少贫困人口3596人,超额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年度目标任务,已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增加1600余元。
大力实施整村推进项目,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去年全县扶贫开发项目总投资1138万元,马鸣乡飞龙村精修塘堰一口,仁和镇檬垭、观龙、新民村、小垭乡全胜村、文兴乡照耀村、观义镇红柳村、交泰乡罗桥村、石牛镇安康村共新建水泥路共23.8公里。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项目区人畜饮水、出行困难等问题。
以产业发展为主线,“五个一批”为路径,大力实施脱贫攻坚工作
1.为贫困户选好扶贫产业项目,带动贫困户脱贫的积极性。结合梓潼县产业发展趋势,积极引导产业发展项目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去年先后在双峰乡共和村发展扶贫产业新栽核桃8000株、双峰乡河口村发展油牡丹50余亩,为全县贫困户发展蜜柚共320余亩,宝石乡天生村建立了羊肚菌种植示范点。项目的实施到使项目区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的提升,贫困人口的生产生活现状得到改善。
2.扎实推进“五个一批”,开展针对性帮扶工作。将全县未脱贫的4809户12436人全部落实到“五个一批”政策中去,开展有针对性帮扶,绵阳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支部围绕仙峰乡“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计划,对该县仙峰乡8户未脱贫的贫困户10名学生通过现金资助的方式,每年资助1至2万元,帮扶到2020年。梓潼县教育和体育局在马迎乡金光村出资10万元成立了贫困户借贷专业合作社,为贫困户生产发展提供无息贷款,同时还为该村所有在读学生发放书包、棉被等学习生活用品,通过帮扶,加快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3.开展劳务扶贫培训项目,增强贫困户自主脱贫意识。开展了劳务扶贫培训项目,在该县东边贫困程度较深的乡镇共培训300名青壮年贫困劳动力。主要以生猪养殖、蜜柚种植、核桃栽培、林下养鸡等模式展开培训。通过培训,有效增强了贫困群众的发展后劲,使每个贫困户中至少有一名劳动力掌握一项实用技术,从根源上解决了贫困户“等、靠、要”的思想,为困难群众脱贫增收增添了一技之长。
4.以“扶贫日”活动为契机,顺利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去年10月该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广泛动员,积极筹备,在县城区LED显示屏、梓潼县广播电视台播放了“扶贫日”活动倡议书,累计发放宣传单8000余份,10月17日在县东操场人口较为集中的地方开展了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共募集了善款61万余元。
夯实基础工作,确保扶贫数据真实可靠
1.领导重视,出台强有力的措施。去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建立了“一把手”责任机制,县委书记、县长做到亲自抓扶贫,同时与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订了责任书,县委组织部还向29个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成立了驻村帮扶工作组深入贫困村开展工作,以“不脱贫、不离村”的强硬态度筑牢了基层基础。
2.落实“五个一批”政策,确保贫困户帮扶精准。该局将全县未脱贫的4809户12436人全部落实到“五个一批”政策中。数据经过反复核对,共统计出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共计4308户8379人;移民安置共计471户1275人;低保兜底共计1167户3591人;医疗救助共计4312户5001人,教育助学210 户705人。“五个一批”数据确定过后,该局积极组织发改、残联、民政、教育、卫计等主要负责人商讨帮扶措施,努力争取各单位项目资金向贫困户、贫困村倾斜。
3.吸取马山时间教训,顺利完成数据比对工作。以广西马山县扶贫严重“失准”为教训,举一反三,及时、准确、详实的对全县减贫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进一步摸清贫困村、贫困户精准脱贫实现程度,尽早研究补救措施,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召开了紧急会议,认真组织成员单位讨论研究,结合县实际特点,立即展开对29个贫困村、6687户19964人进行精准脱贫自查评估,全县29个贫困村由乡村组织具体落实,通过查阅资料、实地察看、入户测算、座谈分析等方法,对减贫任务完成情况认真进行了自查。同时,全县民政、公安、残联、交警大队、人社、住建等县级部门同步开展了数据比对工作,共清退非贫困户712户2390人,并同比例纳入符合标准线的贫困户。确保了评估数据全面准确,不漏项、不缺项。
2016年,梓潼扶贫开发局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省、市扶贫开发局的领导下,加强“六有”信息平台建设,强化扶贫队伍,科学编制脱贫规划,加强宣传工作,继续推进社会扶贫工作,做好脱贫攻坚督查工作。为实现全年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而不懈努力,作出新成绩、新贡献。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