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绵阳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 张 杰
2015年,绵阳市以实施省级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为牵引,全面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能力和质量,完善法律援助便民服务措施,提升法律援助规范化水平,在法治绵阳建设、维护社会稳定和服务困难群众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全市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57158人次,受理法律援助案件5679件,办理其他法律援助事项数45800件。
注重民生,做实法律援助民生工程项目
根据省政府下达我市2015年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目标任务,结合绵阳法律援助工作实际,制定了全市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意见,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工作标准和工作要求以及经费保障措施等内容。由市司法局法律援助科和市法律援助中心组织,分别两次对各地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实施项目推进情况进行专项督促检查,加强质量监督,跟踪实施进度。
健全网络,方便群众得到法律援助服务
为确保困难群众能就近找到法律援助机构,得到法律援助服务,2015年,全市新建县级规范化法律受理大厅2个,新建镇乡(街道)规范化法律援助工作站21个,在受理大厅和工作站公示法律援助的办理流程、申请范围、援助条件以及法律援助受理厅工作人员职责和要求,高效便捷为群众提供法律援助服务。为进一步延伸法律援助服务触角,在部分村(社)建立法律援助联络点,由村(社)干部担任法律援助联络员,公开联络电话,群众有涉法问题,能及时得到咨询和服务。
强化监督,提高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为进一步提高全市法律援助质量, 部分法律援助机构建立了重大案件讨论和登记制度,确保重大法律援助案件集体决定,既加强对案件的监督,也加强对承办律师的指导。对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旁听,了解掌握办案律师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对已办结的法律援助案件,采取当面回访、电话回访和网络回访等多种渠道实行全部回访。对全市法律援助工作进行交叉检查,对法律援助的民生工程、案卷质量和经费管理等内容进行检查,以便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改进工作。
创新举措,强化法律援助宣传工作
结合全市法律援助动态工作、典型案件、管理经验和创新做法等及时撰写绵阳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工作信息,编印《绵阳法律援助》信息专刊,及时上报省法律援助中心和市民生办,下发至全市法律援助机构,2015年共编辑《绵阳法律援助》信息专刊43期,涉及各类法律援助民生工程信息文章200余篇。利用绵阳法律援助网和绵阳法律援助官方微博以及安居绵阳APP法律援助微信平台,加强对外宣传。2015年,在各级网络和媒体刊发宣传文章195篇,发布微博和微信信息800余条,在网上为群众解答回复各类法律咨询200余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