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创新诉调对接机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2-04-19  发稿编辑:景秀丽

汶川大地震后,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一手抓审判执行,一手抓恢复重建,不断总结审判经验,调整工作思路,开展诉调对接,实现了调解工作良性循环,有效缓解了社会矛盾,并为北川灾后重建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三年来,该院收民商事案件2545件,调撤1628件,调撤率64%;今年1—3月,调撤率达到81.2%。

关口前移、诉前分流。在立案庭和永安法庭设立导诉员,通过听取当事人陈述,了解纠纷的起因和矛盾的症结,引导当事人理性对待纠纷。

创新机制、诉调对接。积极主动与县司法局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实现了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与法院相互协作、互为补充的良性互动和人民调解与司法调解的对结,构建了多元化解纠纷新机制。通过多年努力,全县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合法,2012年1—3月人民调解组织成功调处各类纠纷700余件,有力化解了社会矛盾,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整体联动、形成合力。北川法院在认真做好司法调解工作的同时,积极发挥社会资源优势,探索社会化调解之路,使诉讼外调解得到加强。该院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把发案相对多的相关行业中政治素质高、有正义感的人士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依法任命为人民陪审员,发挥人民陪审员在矛盾纠纷调解中的优势,积极化解纠纷; 推荐、选任乡村干部、“头人”、“寨老”等具有社会公信力的人员组建调解员库,当事人可以在调解员库中自主选择调解员,自主确定调解时间、地点和方式、方法 ,从而取得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促成矛盾的化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