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多财旺 安县“春社踩桥”入佳境
今年30多万游客雎水踩桥 旅游收入超1600万
3月19日是为期3天的“中国春社·雎水踩桥”最后一天,据安县外宣办负责人介绍,安县今年力推“春社踩桥”品牌,同时带动了淡季旅游,扩大了安县的知名度。3天“踩桥”,参与游客30多万人,旅游收入超过1600万元。
尽管今年“踩桥”的正日子是3月18日,但昨天的雎水镇太平桥两岸的游客依然摩肩接踵,各种小食、水果、民俗工艺品摊点的生意还是很火爆。
“今年‘踩桥’由原来的1天延长到3天,对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游客来说,是件好事。”19日中午,太平桥头上来自射洪县金华镇中坪村的李茂林告诉记者,“只要心诚,顺延一天踩子时桥,仍然可以求得太平保平安。今天子时我们一家到太平桥‘踩桥’,还是很闹热。”
3月18日中午,记者在通往太平桥的路上,曾先后遇到十多个散发企业产品广告单的年轻人。一个叫李琳的女青年告诉记者,“踩桥”这两天,一人一天轻松就能散发三四千张广告单。
“‘踩桥’聚集人气,也进一步扩大了安县的知名度。”安县县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周保全告诉记者,这几天,他接待的中央省市媒体记者就有十几批,这些记者在采访“踩桥”民俗活动的同时,也宣传了地震恢复重建后安县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利于发展的优越条件。
“几十万人‘踩’出千万,我们事先想过,但没有想到会成为现实。”安县文化旅游局局长胡生志说,今年安县在围绕“踩桥”文化主题做文章的同时,还大力倡导“踩太平桥,合法文明拜干爹”,促使“踩桥”民俗活动朝着和谐、文明的方向发展。
“踩桥”聚人气、聚商机,也给安全保卫带来巨大压力。但3天“踩桥”,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记者在安县警方了解到,“踩桥”游客最集中的18日,投入在雎水镇的警力和民兵超过1500人。
从过去单一的“踩桥”到现在融旅游、文化、经济于一体,增强了体验性,延伸了产业链,推动了旅游产品向休闲度假、户外运动、健康养生、商贸交流等多元化、复合型转变,带动了服务业转型升级。据了解,“踩桥”3天,到安县旅游的游客逗留时间和人均消费,均比去年同期提高60%以上。受益最大的,是雎水镇及周边乡镇、安县县城和紧邻雎水镇的绵竹市拱兴等乡镇的旅店、酒店、餐馆、出租车,当地许多村民也借“踩桥”增加了收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