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上午,四川省江油市人民法院青少年合议庭的法官来到一名失足少年的家中,为其送去了珍贵的礼物——一堂生动的法律课和二本有关法律书,少年及监护人感激不已:“正是法官的亲情帮教,使孩子重新回到我们的身边。”据不完全统计,近三年来,被江油法院纳入审判跟踪帮教对象的28名失足少年,没有一人重新犯罪。
为了更好地对失足少年进行帮教,江油法院一改以往威严的教育形式,通过“亲情召唤”,用一个个鲜活的案例触动失足少年的心,使其心灵上产生共鸣,回归社会和家庭,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江油法院专门建立了失足少年的监管交接制度,对失足少年拟判处缓刑的,在判决前深入公安、派出所、少年犯所在学校、单位、街道居委会、村委会征求意见;判决生效后,及时将法律文书送达有关单位,并做好失足少年与监护人、公安派出所、学校等单位的见面交接工作,并进一步解释缓刑制度的内涵、法律后果及监管的作用;建立一套定期向帮教小组汇报思想认识、改造过程外,还要求其经常向江油法院未成年人犯罪合议庭汇报。合议庭法官对失足少年思想出现的波动给予及时引导,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进行鼓励,对他们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促进失足少年加强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建立联络员制度,聘请帮教小组中的一名成员作为未成年犯罪的合议庭的联络员,要求他对失足少年的改造情况和帮教措施的落实情况及时作出反馈,提出帮教工作建议,用亲情帮教,使失足少年回到正道上来,此举深受社会各界的好评。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