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电视,我国云南盈江、日本、缅甸等地的抗震救灾画面,让我油然想起了三年前的5.12特大地震,那种记忆真让人终生难忘。
大家都知道,北川县在5.12特大地震中是重灾区,而我的妻子和部分亲属就在北川工作。地震发生后,由于通讯不畅,一直不能联系,特别是知道北川遭受非常惨重的损失后,我深深地为自己的家人担忧。但我只能把这种担忧深藏在心底,因为我所在的江油也损毁严重,是一座满目疮痍的“伤城”。我做为江油法院的党组书记、院长,必须带领全院工作人员投身到抗灾自救中去。
三天后,当我知道妻子从地震废墟中侥幸逃生,并在救援人员的帮助下,徒步到绵阳避震时,心中一块石头才落地。我到绵阳向中院领导汇报江油法院的受灾情况时,顺便去看了一下从死人堆里逃出来的妻子。然而,仅仅相聚了几分钟,惊魂甫定的妻子就不停地催我回去:“你是一院之长,大灾面前怎能离开你!快走吧,我很好。”面对如此深明大义的妻子,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重重地握了握妻子的手,便动身赶回江油法院,带领全院工作人员投入到紧张的抗震救灾工作中。
我十分牵挂全院工作人员和离退休干部的受灾情况,在所有通讯完全中断的情况下,我坚持到每个工作人员住宅点询问工作人员及家属是否安全,召集院党组成员研究抗震救灾的方案,组织工作人员搭建简易帐篷作临时办公点。5月13日上午,余震时有发生,危险仍然存在,通讯仍未恢复正常,在临时办公点,我向全院工作人员会通报了灾情,传达了江油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成立了灾情处置、灾民救助、当事人接待、后勤保障、机动、信息六个工作小组。会后,我带领院抗震救灾工作组赶赴青莲镇,了解灾情,协助镇政府带领广大群众做好抗震救灾工作,增强了当地干部群众战胜灾害的决心和信心。
大地震发生后,来自北川、平武的灾民源源不断地向江油市区转移。按照江油市委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安排,江油法院承担着8个灾民安置点6000余灾民的管理和安抚工作。在安抚、管理过程中,我与其他同志一起为灾民发放食品和生活用品,整理安置点的环境卫生。为了安置好受灾群众,我连续几天没有吃上一顿饱饭,没有睡上一个好觉,饿了泡方便面,困了在车上打个盹。在我的带领和组织下,工作人员发扬不怕辛苦、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精神,对转移来的灾民及时进行安抚救助,对前来安置点求助的灾民进行登记,掌握安置点的人员信息,有计划地进行食品和其他物资的发放,切实保证每一名灾民都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得到最好的救助。
在我的带领下,全院法官和工作人员一方面开展抗震自救,另一方面,积极踊跃地向重灾区北川县人民法院捐款。我号召全院工作人员要秉着“抗震自救,情系重灾区群众”的精神,携手并肩,与重灾区群众共度难关。22日上午,我带头捐款500元,其他院领导、工作人员也都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短短1小时,共捐款17000余元,表达了江油法院全体工作人员对重灾区群众的深切关怀。
在遭遇地震灾害这一特殊时期,我要求全院工作人员一方面积极做好灾后自救工作以及灾民帮扶工作,一方面要在震后特殊时期维护社会稳定,对于需及时办理的案件不因受灾而耽搁,不使当事人的权利受到损害。5月19日,一起因转移法院查封财产被采取拘留措施的案件提交到我的面前,这起案件如不及时作出判决,被拘留人一旦拘留期满就可能逃逸,从而使另一方当事人蒙受损失。
在这种紧急情况下,我决定召开审判委员会作出决策。晚上9时30分,我顾不上吃晚饭,立即组织全体审委会委员在刚刚搭建的临时办公棚内冒着可能发生较大余震的危险,对该起案件进行了讨论,最终作出了决定。
大难之中显大爱,我与江油法院其他同志一起,面对地震灾害的严峻考验,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强党性,塑造了人民法官的光辉形象。
转眼间,三年时间过去了,当时抗震救灾的一幕幕仍历历在目,让人没齿难忘;在抗震救灾中形成的坚强凝聚力,更是让我们在日后的法院工作中受益匪浅。我们将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百折不挠,奋力而行!(欧振金 口述 兰有斌 梁弃疾 整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