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充分展示我市民生工程成果,进一步关注民生,推进民生,由市委市政府目标办公室、民生工委办公室、市委宣传部,组织的12家新闻媒体,11月18日到盐亭县新落成的法律援助中心,对该县在全省率先推行点援制度,对困难弱势群体有关的矛盾纠纷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成效集中进行采访报道。
2008年以来,盐亭县在全省率先推行法律援助“点援制度”。点援制度,就是要让老百姓不花钱也能够请到名优律师、法律工作者。此举充分体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高度统一。
2008年办理的237件,2009年办理的338件和今年已经办理的所有法律援助案件,全部都是当事人自己选择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在实际办理过程中,采取心理疏导、诉外调解和依法诉讼等相结合的办法,让老百姓的合理诉求及时得到满意的结果,至今无一例投诉。
在实施“点援制度”的过程中,盐亭县还成立了全省第一个法律援助领导小组,由县级四大班子领导为正副组长、县级41个部门为成员,定期不定期研究法援工作。投资40余万元新建成了县法律援助中心,在镇乡建立了36个援助站,在村(社区)建立了495个法援联系点,在北京、上海、江苏、广州设立了4处外出民工法援工作站,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和打工地就能就近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除中央、省、市明文规定的范围外,对农民工工资工伤纠纷、校园纠纷、农资纠纷、医患纠纷一律不再审查,经济困难程度,直接享受免费法律服务。当天,12家新闻媒体的记者们,纷纷用自己手中的摄像机、照像机和钢笔记录下一幕幕感恩的现景。在福建南平因工受伤成为下肢瘫痪的汤小波,在河北文安县因工下肢全截除的袁军、在盐亭灾后农房重建中伤成二级残废的妇女赵春枝等10多名受援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杖来到采访现场,面对记者们讲述了他们的不幸遭遇和法援人员无微不至、免费服务的关怀,感恩之声,不绝于耳。
闻讯赶来的在广元百草园工地打工的80多名农民工还派出5位代表,送来了锦旗,感谢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川北律师事务所为他们讨回了拖欠的工资40余万元。
盐亭县司法局当天还召开了受援人座谈会。局长陈兴春、副局长罗义、任盛坤表示,今后,对困难弱势群众除了提供法律援助外,将汇同县卫生局、民政局、财政局、残联、总工会等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合作医疗、民政救助和低保等事宜,千方百计,为困难弱势群众排忧解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