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高新区工商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城建设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1-28  发稿编辑:景秀丽

       2010年,高新区工商局新领导班子面临新的形势,坚持以“止滑提速、爬坡上行、工商助力”为主线,围绕区党工委、管委会提出的“企业倍增、园区倍增计划,实现产值过千亿、再造一个高新区发展目标”,自觉把服务发展作为“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服务意识,切实履行好服务、监管、维权、建设的重要职责,维护好市场秩序、尽心尽力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科技城建设。
 

       服务 在培育园区企业服务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
       高新区工商局情倾企业畅通“三个绿色”通道(重大投资项目、灾后恢复重建、农民返乡创业),建立了重大投资项目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帮助协调重大项目的落地,更好地服务灾后重建工作。先后为闽兴钢材市场内148户商家提速办理了工商登记,对山东重汽及浙江中小企业园等项目注册实行了特事特办,帮助九州创业投资、九州通鼎光通讯、豪虹木器制造、福斯特电力、中平塑业、美福地物流等9家公司冠以省级行政区划名称,指导赛特蓝钢建公司组建了企业集团,为爱默生配套项目、山东重汽、华晨、新华能、金发科技、豪森木业、美菱制冷、三阳冷媒保温新材料和工程塑料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入驻高新区提供了一流的登记服务。
       开展商标合同服务,助推民企做强做大。通过召开专题会、联系走访企业等形式广泛宣传《商标法》和商标知识,对经营者申请商标注册、商标使用和保护的全过程进行指导和服务,帮助建立适合企业发展的商标管理制度,制订和实施商标战略,提升“绵阳高新区造”品牌的知名度、占有率和“走出去”能力。全年指导企业新申办商标注册40件,其中光友薯业公司就新申办商标注册38件。近年来,全区累计申办注册商标200余件,仅光友公司就有注册商标100余件,并在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秘鲁和33个马德里协定国申请商标国际注册。目前,区内拥有长虹、九洲、光友、丰谷四大驰名商标。开展合同诚信建设,评选了“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对原评定省级3户、市级8户、区级17户企业进行了复查验收,对新申报12户区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进行了评审,新推荐市级10户,省级4户,高新区现有“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6户。支持服务灾后重建,办理《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备案登记9份,备案金额4150万元。
       落实优惠政策,助推民营经济发展。立足登记服务职能,加强与银企合作,支持企业融资发展,通过办理股权出资、股权出质和动产抵押登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破除中小民营科技企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瓶颈阻力,支持民企快速发展。为企业办理股权出质登记4户,股权出质金额3400万元,被担保额1396.75万元;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登记19件,抵押物价值36462.77万元,借款9937万元;办理企业变更增资扩股登记41户,增加注册资本金1.86亿元。认真落实灾区就业的各项政策,帮助下岗人员再就业1056人,返乡民工实现再就业1万余人,为农民、下岗职工、退役士兵、大中专毕业生提供有关政策、法规和市场信息服务1千余次。
       加强专业市场培育,增强经济发展动力。采取放水养鱼政策,重点对高新区闽兴钢材、五金机电、万向汽贸、万向建材等专业市场进行培育指导,积极支持招商引资工作。为闽兴钢材市场开展个性化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主动协助企业解决电力、国土等难题,促进市场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市场于去年10月28日顺利开业。加大对万向汽贸市场的扶持,进一步规范品牌汽车的经销行为,支持汽贸、汽配、汽修及美容服务业的发展。目前高新区共有汽车经销商68家,4S店19家,汽车和汽配经营销售量占全市86%的份额。今年全区销售汽车达5.4万台,销售收入突破60亿元。继续支持五金机电城的招商引资和市场管理工作,使其真正成为川西北片区规模大、品种齐、商家多的五金机电专业市场。
 

       监管  在加强市场整治提升监管水平上做文章
       高新区辖区有以集贸市场为主的各类市场14个,社区生活服务区8个,大型超市12个。市场分散,人口流动量大,监管难度大。为此高新区工商局把监管与发展、监管与服务、监管与维权、监管与执法“四统一”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推进网上登记咨询、网上查询服务、网上名称核准、网上年检、网上信用分类监管,依托信息现代化提高监管执法水平。
       查处经济违法案件,维护市场经营秩序。把行政执法的着眼点和着力点始终放在人民群众关心的扰乱经济秩序、损害群众利益的案件上,集中开展食品安全监管、查处无照经营、整治农资市场、保护商标、规范广告市场秩序、整顿汽车市场、打击传销、治理商业贿赂、查办不正当竞争行为和节日市场监管等执法行动。将流通领域产品质量和食品市场监管放在监管工作首位,力争总结出食品市场、品牌汽车市场监管、查处商业贿赂和不正当竞争案件的执法经验,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加强建材市场监管,在30个建材销售点和厂设立监管公示牌,重点对钢材、水泥、木材、砖、砂石、装饰材料市场进行执法检查,督促产商家建立购销台帐,实行建材质量承诺制度。立案查处一起无照经营建材案,案值10万元。专项整治校园周边网络文化,查获非法出版物150多册、盗版图书30多本、光碟650多张、CD、VCD影碟230多张、磁带120多盒、淫秽色情影碟一批。及时处理信访问题和消费者投诉,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努力促进市场经济秩序健康发展。
       加强市场改造,提升监管服务水平。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落实三化标准(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督导市场开办者加快市场建设的提档升级步伐,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提升监管水平。重点支持都得利、西都生活购物广场两个规模较大的集贸市场进行升级改造,指导帮助市场开办方制定改造计划方案,鼓励市场开办方加大硬件设施投入,积极协助争取政府财政补贴。都得利市场开办方已投资470余万改造了180个摊位和水产禽类门市,西都生活广场农贸市场投资243万元改造了水产区、熟食区等硬件设施,提升了集贸市场档次,使高新区集贸市场整体环境得到迅速改变。同时,立足职能,加强市场主体准入监管,全面清理整治无照经营,确保市场主体合法规范。检查936户经营户,无照经营有282户,其中有217户需前置许可。针对因农民失地导致无照经营增多的实际,局长李方伦起草了《高新区关于建立查处无证无照经营工作机制的意见》,已被地方政府采用,并以政府的名义发文执行。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落实工作责任。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严把食品市场主体准入关,依法取缔无照经营,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制度,重点督促食品经营者建立健全索证索票、进销货台帐等相关制度;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工商局与工商所、工商所与市场开办方、工商所与食品经营户层层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785份;加强日常巡查和执法检查,有针对性地开展食品安全快速检测、例行抽检,以人民生活必需品、季节性食品、节假日食品为重点,集中开展专项检查。加大对肉、禽、蛋、乳制品、奶粉、米、面、食用油、水发食品、散装白酒和泡制酒、食品添加剂等重点食品的监管力度,确保监管检查100%全覆盖。今年,全局核发食品流通许可证150户;开展食品质量监测120个批次,合格率97%、食品安全专项检查13次,出动执法人员538人次、出动执法车277台次,检查经营户(下转一、四版中缝)(上接四版)872户次,取缔无照经营23户、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12件、案值7万元,没收假冒“五粮春”酒5瓶、假冒“北京二锅头”酒720瓶、不合格散装白酒800斤、没收夸大宣传的生力源灵芝孢子粉胶囊1560盒,销毁假冒伪劣食品875公斤。
 

       维权  在开展消费宣传提升维权意识出上实招
       高新区工商局以关注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投诉人和企业合法权益作为工作重点,立足职能,依法、客观、公正地处理、调解重大投诉案件,既保护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又化怨息访,维护了社会稳定。3月15日组织区内房地产、建材、汽车、食品、餐饮、通信等上百户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卫生、技监、烟草等部门配合下,在西都生活广场和万向汽车城开展了万人诚信签名仪式,宣讲消费与发展的重要意义,现场发送宣传资料2千份、消费维权联系卡5百张,现场受理消费投诉15件,接待咨询26件。餐饮协会展示了特色菜品,80余户超市、建材、通信、房地产、汽车等商家,自发开展了惠民让利促销活动。
       着力加强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全区成立1个消费者协会、2个分会、62个消费维权服务站(点)。推进12315维权网络进社区、超市、医院、学校等,全年接受消费者咨询1830件,受理消费者投诉、申诉138件,调解成功率98%。积极稳妥处理群众反映“欢乐谷电玩城”属于违章建筑、夏雨反映洗车过程中出现损坏车辆、40名挖掘机用户集体投诉等信访事项。3月19日,廖帮华、李长伦等40人,因购买使用现代R265LC-7型挖掘机中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经多次与经销商、厂家协商无果,遂集体上访,引起了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市委吴靖平书记作了批示,市局邓开培局长高度重视,决定该群体投诉由市局直接领导,高新区局具体办理。经过历时5个多月数十次调解,终于使40个用户按两套执行方案接受了处理意见,40个挖掘机用户得到经济补偿折合400余万元。
 

       建设  在围绕效能建设提高全员素质上求实效
       领导班子调整后正确认识新形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以更加奋发的精神状态,投入灾后重建和经济建设。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