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科学重建 阳光重建的保驾护航人——记三台县工商局局长杨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11-14  发稿编辑:景秀丽

       5.12“汶川”大地震,使三台县工商局受到了严重破坏,两个工商所成为危房需要重建、15个工商所及局机关需要进行加固维修,灾后重建任务非常艰巨。三台工商局共有18个灾后重建项目,重建任务艰巨、工作量大、工作要求高。作为三台县工商局灾后重建总负责人的局长杨涛没被困难吓倒,“科学重建、阳光重建”,杨涛局长充分遵循这一理念,让“历史的灾难在历史的进步中得到补偿”。
 

       科学重建,让重建工作立意更高
       三台工商局80%的工商所修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受当时经济条件的制约,工商所办公区设计不尽合理,办公设施陈旧落后,加上大地震的影响,工商所的办公设施受到极大破坏。面对灾后重建给基层基础建设带来的历史机遇,杨涛局长知道,必须紧紧抓住这个历史机遇,才能使全局基层面貌实现一次飞跃。他多次到基层调研、到外地参观学习,经过深思熟虑,他提出在基层工商所的加固维修中融入当地场镇风貌和工商部门规范化建设“四化五统一”元素,在全县工商系统内统一颜色、统一标识、统一风格。他这一理念也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对于重建工商所,他更是慎重选址。建设工商所在地震中成为危房,需要选址重建。建设工商所原办公楼修建在建设场镇,但建设镇地处偏远,经济一直不发达,而与建设镇相邻的便是芦溪工业集中发展区,该区是县委县政府重点发展的以食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区,区位优势明显,入驻企业日益增多,而芦溪工商所管辖范围较广,无法对园区进行针对性服务。经过多次实地论证,杨涛决定将建设工商所定位于“园区工商服务窗口”,将建设工商所异地修建于芦溪工业园区,以实现灾后重建与工商事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建设工商所的异地重建,得到了省市工商局和县人民政府的高度评价,认为工商部门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了一件实事。
 

       阳光重建,让重建工作更加透明
       灾后重建工作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也是一项“敏感”的工作。为让每一笔重建资金用在明处、用在实处,杨涛一再强调“灾后重建是一项民心工程,要经得起组织、群众和历史的检验,一定要在阳光下运作。”他提出了“三强化一明细”的工作要求即强化领导、强化实效推进、强化责任追究、强化过程规范和明细项目流程。同时,在他的大力推动下,三台工商局专门设立了灾后重建办公室,成立由局党组成员、财务、监察、党办、办公等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灾后重建领导小组。并逗硬实施“三项制度”。一是领导责任制,班子成员分别负责几个灾后重建项目。二是集体会商制,对所有涉及灾后重建项目的相关事项由重建领导小组集体会商。三是项目推进公示制,将各单位灾后重建项目进展情况予以公示,随时掌握灾后重建进度。
       “每一项工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笔资金,都非常明晰。”这是省、市局灾后重建督查组对三台工商局重建工作的共同评价。
 

       示范重建,让重建工作更加规范
       为确保灾后重建能够稳妥推进,杨涛决定先将富顺工商所打造成“样板所”,其它各所仿效推进。于是在富顺工商所的施工现象经常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办公区域规化设置、装修风格确定、办公设施购置、形象墙设计等等,每个环节、每一个细节他都参与其中。他经常亲临施工现场加强督促检查,并确定好项目负责人和施工现场代表,落实责任,保证与施工单位的协调、沟通和监管,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管理,保证了各所重建加固任务的按质按量完成。
       经过两个月的奋战,富顺工商所灾后重建项目如期竣工,竣工富顺工商所面貌焕然一新,办公场所有了全面改善。办公室、会议室、询问室、休息室、档案室、服务大厅、活动室一应俱全,工商所门头标志蓝底金字统一醒目,与工商文化形象和风格协调一;办公环境优雅,布置合理,规范有序,办公设备齐全;随处可见的廉政警语、廉政图画,强化了工商廉政文化氛围;背景形象墙、公示栏、咨询台、便民服务箱、服务对象办事等候休息区,更方便的为监管服务对象提供优质服务。
       如今,蓝色的基调、红色的徽标、白色的标识,已成为全局16个工商所灾后重建的统一风格。全新的富顺工商所引来了络绎不绝的系统同行前来参观,当地党委政府的干部还经常笑谈“能到富顺工商所上班就好了!”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