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大写数字:壹贰叁的来历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8-10  发稿编辑:刘庆

    汉字中,本有“一、二、三、四、五、六、八、九、百、千”,有人说是朱元璋皇帝为了防止贪官涂改账册,制定了惩治经济犯罪的严格法令,并在财务管理上进行技术防范,实施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把记载钱粮数字的汉字改为了大写,从而发明了大写数字。


    但事实并非如此,目前最早可见的大写汉字,出现在武则天的《岱岳观造像记》中,这是在唐代石碑上就有的,这比朱元璋早了七百年。大写数字则在天朝以后,不仅使用在碑石上,也出现在诗文中。唐著名大诗人白居易的宋版《白氏长庆集》中《论行营状请勒魏博等四道兵马却守本界事》有这样的记述:“况其军一月之费,计实钱贰拾漆捌万贯。”其中,“贰”“拾”“漆”“捌”都是大写数字。顾炎武说这个“漆”字,本应作“   ”,多的三点是后人妄自加凿的。“漆”后简为“柒”,又省作“七”。


    朱元璋的功绩,在于把“漆”变成了“柒”,“陌”变成了“佰”,“阡”变成了“仟”。他是个完善者,绝非发明者。(据《华文报摘》)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