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涪城区廉政结硕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3-08  发稿编辑:刘庆

——绵阳市涪城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纪实

 
   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地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的腹心地带,全区辖14个乡镇,5个街道办事处,46个社区中一共有4704名党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管理方式日益向  “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管理模式转变。社区成了城市的细胞,是城市管理的基石。社区和谐,城市就和谐,社会就和谐。作为科技城的中心城区,每个社区都设立了党支部。


    在采访中,涪城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席世洪告诉我们:“社区党组织作为党和政府与广大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直接影响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关系到党在基层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近年来,涪城区从夯实执政之基,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以为民、务实、清廉为目标要求,逐步探索出一条从教育管理规范行为入手,从勤政廉政为民服务着手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新路子”。


    抓组织领导,健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机制。


    如何做到从源头预防腐败?如何用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建设来规范社区党员干部的从政行为?经过不断的研究探索,2006年,涪城区纪委、监察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同时分别在5个街道办事处下辖的11个社区进行了党风廉政建设试点。 并将区、街道两级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机构向社区延伸,在46个社区成立了党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由社区党支部书记担任组长,作为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协调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社区确定一名纪检委员,由党支部副书记担任,作为具体责任人,从而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区、街道、社区三级党风廉政建设组织领导体系。此外,社区还成立了党风廉政监督分站,作为加强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机构,努力形成以街道党工委为领导,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党风廉政监督分站为载体,社区内各级党组织和社区内党员干部共同参与的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新格局。


    抓宣传教育,营造廉荣贪耻浓厚氛围。


    采访当天,涪城区铁牛街社区的川剧座唱茶园正在演出。浓郁的传统文化和演员精湛的表演,吸引了许多社区居民观看。


    2007年3月,涪城区以铁牛街社区为试点正式启动了全区廉政文化进社区工作。区、街道两级投入资金10多万元打造了“清风园”社区廉政文化“百米长廊”主题广场,极大地增强了社区廉政文化的感染力。社区还建立了清风书苑,使党员干部和居民群众在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同时社区充分利用人力物资源积极开展廉政书画展、家庭助廉教育等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活动,营造了“倡廉、助廉、促廉”的良好社会氛围。


    2009年,城北街道铁牛社区被评为四川省青年文明社区,创造了涪城区社区党建和谐社区建设的新辉煌。


    各街道除将反腐倡廉专项教育延伸到社区外,还利用党员活动室、市民学校、社区党校、党报阅览室、图书阅览室、社区宣传栏、公开栏、黑板报等多种载体,通过例会、冬训班、上党课、看电教片、举办图片展、开展党纪条规测试等多种形式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46个社区全部开通了社区远程教育网站,实现社区远程教育“点点通”,开辟了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宣传教育的新阵地。铁牛街社区与民政局合作,在辖区醒目位置设置广告牌,印上廉政警句和八荣八耻等内容。新华南街社区、御营二社区、滨江路社区等经常制作党风廉政专栏。滨河路社区、御营新村一社区率先建立的社区党校,成为对社区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的又一重要阵地。


    近年来,涪城区委先后表彰了13个党员先锋岗、2名“廉政模范之星”、4户“廉洁之家”和21位优秀共产党员,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反腐倡廉的意识和拒腐防变的能力。


    抓制度建设,规范社区党员干部行为。


    涪城区纪委还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帮助街道建立健全了社区议事决策制度。


    御营新村一社区居委会是绵阳市率先实行户代表直接选举的居委会,创建自治型品牌社区,这本身就是社区党支部推进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的重要举措。


    一直以来,该社区都实行“三公开”即“社务公开、党务公开、财务公开”,每月都公开上墙,增强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厉行节约制度。有时候,为了省两毛钱的电话费,在组织一些活动时,社区工作人员甚至一个人跑十几家挨个通知。目前,全区11个社区基本做到凡涉及社区发展、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重大事项以及与居民利益密切相关的居务,都及时、准确、完整地向群众公开,以公开促公正。


    抓民主监督,建立社会化监督网络。


    加强民主监督是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所在。为此,涪城区纪委于2007年在城北街道建立了社区党风廉政监督站,在铁牛街社区建立了分站。同时,制定了《社区党风廉政监督员制度》,聘请了10名监督员,对社区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进行监督。全区21个社区还推出了“一信、一箱、一线、一卡、一栏”的“五个一”贯彻落实措施,对在职党员干部的“生活圈”、“社交圈”和“家庭圈”进行监督管理,构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网络。


    全区还在社区建立了党风廉政建设报告和考核制度,实行定期报告和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业绩、奖惩评定的依据。同时,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强化责任意识,对责任范围内党风廉政建设发生严重问题的社区领导班子成员,按规定严肃追究其领导责任。去年,南山街道就将1名在社区居民代表会议中测评为不合格的社区干部予以辞退。通过开展干部监督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进社区等工作,有效地拓展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内涵。


    抓为民办实事,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对于那些病残老人,社区的惠民帮扶工作站免费为他们安装无绳门铃,如遇紧急情况,老人们只要轻轻按动手中开关,联接到邻居家的门铃就会立即响起来。社区群众亲切地称它为“爱心门铃”。


    像工区办事处滨江社区这样努力为广大居民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事儿,在全区还很多。认真为民办实事是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用改革解决发展中的突出问题,着力消除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隐忧与困难,让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稳定一方人心,促进一方和谐。全区从2006年起连续三年在全区开展了为民办实事“十百千”工程,要求每个社区为民办十件以上的实事。同时,开展了“领导干部进社区为民排忧解难”活动,帮助居民群众解决了600多个实际问题。全区43个社区服务中心(站),都能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社保、低保救助、社区管理、综合治理、社区服务、人口计生”等6个类别的“一门式”服务。现在,居民小事不出社区、大事有人代办、咨询有人答复、急难问题有人排解。


    2008年5月12日,涪城区遭受了一场特大地震,为确保救灾款物及时、足额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保障群众利益不受侵害,区纪委组织居委会纪检小组积极发挥监督作用,行使职权,严把救灾款物发放的廉洁关。确保了全区在救灾款物发放中无一例违纪事件的发生,也无一例群众因为救灾款物的发放问题出现上访现象。


    通过近几年来的积极尝试,涪城区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范围有了拓宽、内容更加丰富、机制实现创新,不但为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创建了新的格局,也为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宣传教育拓展了新的空间,同时也为社区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为社区加强领导干部监督探索了新的路子,有力地推进了基层反腐倡廉工作。全区党员干部将在市纪委的正确领导下,不断推进社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