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县农信社小额农贷助农增收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3-08  发稿编辑:刘庆


    日前,笔者到安县地震集中灾区茶坪乡采访。村民张丽萍逢人便夸农村信用社,她心怀感激地说,“真的谢谢信用社,关键时候救了我!”


    地处龙门山断裂带中心的安县茶坪乡千佛村村民张丽萍一家,一直在经营茶叶加工,小日子过得很滋润,但2008年“5.12”特大地震,改变了她家的处境。地震使她家住房、作坊、财产毁于一旦,当地的茶山也不复存在。眼前一切突变,让她一家五口一筹莫展、心灰意冷。关键时刻,该乡农信社挺身而出,第一时间及时给她们发放小额信用贷款1万元,支持正常生活,接着又贷款给她们3万元的房屋重建贷款,支持她家恢复重建和从头发家致富。去年,张丽萍根据千佛山银杏树诸多、树叶品质优良、药用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商机,利用自己拥有的茶叶加工技术,在农信社再次给予五万元小额农贷支持下,着手银杏茶叶的加工生产。农信社还结合她有技术、讲信用的情况,一次性为她家核定10万元的贷款额度,可以一年内周转使用,解决了收购资金的燃眉之急,去年她家一举实现年纯收入到达15.6万元。


    安县属于5.12地震极重灾县,52万人受灾及其严重,房屋垮塌、损毁位居汶川地震之最。安县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积极跟进灾后重建,主动配合政府的产业调整布局,想方设法、竭尽全力为受灾农户出谋划策,倾力支持灾后农民种养业、加工业的恢复生产、创利增收。该县农信社自2000年推行小额农贷产品以来,一直坚持推广和创新“小额农贷”这个黄金品牌。农信社每年年初通过“地毯式”贷款核定和调整工作,结合每户家庭经济状况、信用程度、创业经验等综合因素,建立农户小额信贷信用档案,并结合实际变化及时调整额度。农户在其信用额度范围内,按照“额度控制、一次核定、周转使用、随用随贷”方式,农户只需要“两证一章”(本人身份证、贷款证、私章),就可以在农信社农贷专柜,像取存款一样进行贷款。特别是地震后,安县农信社更是责任在肩,主动先行,针对农户在地震中损毁房屋和产业,小额信用贷款风险增大的因素,对小额信用贷款进行创新,在市办事处协调下,通过县政府注入担保基金,承诺承担贷款损失70%,按照1:10比例发放5万元内的小额贷款,支持农户农房重建和恢复生产,仅去年累计发放灾民农房重建和生产自救贷款等小额贷款58650户、16.72亿元,户均2.85万元,截至目前小额农贷余额达到11.2亿元,占贷款总额的53.3%,占全县七家金融机构小额贷款的78%。在灾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2009年全县农民纯收入实现5367元,比上年增加398元,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一直认为农信社在灾后重建过程中功不可没,是灾后金融机构支持农民恢复生产、创利增收的领头羊和主力军。(蒲天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