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书画家舒继茂:笔墨绘山河 丹心铸传奇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25-08-14  发稿编辑:韩春梅

 

在当代中国艺术的壮阔画卷中,舒继茂的名字如同一方厚重的印章,深深镌刻在传统与创新交融的脉络里。他1959年诞生于四川中江这片浸润着巴蜀文化的土地,童年的目光追随着山间流云、田畔炊烟,悄然播下了艺术的种子。从乡间茅屋的简陋画案到国家级艺术殿堂的聚光灯下,舒继茂用半个多世纪的执着与坚守,书写了一段从乡土走向世界的艺术传奇。

墨海求索:从乡土少年到艺术才俊

舒继茂的艺术启蒙,始于家乡的山川草木。中江的丘陵沟壑、松涛竹影,在他心中埋下了对自然之美的感知。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铅笔头、废报纸成了他最初的创作工具,田间地头的闲暇时光,都被他用来勾勒眼前的风景。邻居家墙上糊着的旧画报、供销社里偶然见到的美术杂志,都被他视作珍宝,反复描摹直到深夜。这种近乎本能的热爱,成为他艺术道路上最原始的驱动力。

为了追寻更系统的艺术教育,青年时期的舒继茂踏上了求学之路。他背着简单的行囊,辗转于成都、北京等地的艺术院校,先后进入成都市翰林学院高级山水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创作研究高级班深造。这段求学经历,成为他艺术生涯的重要转折点。在翰林学院,他师从著名山水画家陈乃建,系统学习传统山水的笔墨技法。陈乃建先生强调“师古人,更要师自然”,带着他遍历蜀地名山,在青城云雾、峨眉晓雪中领悟山水精神。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他接触到更广阔的艺术视野,不仅深入研究范宽、董源等古代大师的经典作品,还广泛涉猎西方绘画理论,为日后的艺术创新奠定了基础。

在名师的指点下,舒继茂的技艺突飞猛进,但他并未止步于技法的模仿。他深知,真正的艺术创作需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为了汲取自然的灵感,他先后十余次深入黄山、张家界、九寨沟等名山大川写生。在黄山,他冒着风雨攀登天都峰,只为捕捉云雾变幻的瞬间;在九寨沟,他在海子边静坐数日,观察水光与天色的交融;在张家界,他徒步穿行于峰林峡谷,感受山石的肌理与气势。这些亲身经历,让他对山水的理解从纸面走向实地,笔下的山川也因此有了更鲜活的生命力。

在临摹与写生的基础上,舒继茂开始探索属于自己的艺术语言。他将传统笔墨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在构图上吸收西方绘画的透视原理,在色彩上保留传统水墨的韵味,形成了“虚实相生、刚柔并济”的独特风格。他的早期作品《蜀乡秋韵》就已初显锋芒,画面中金黄的稻田与黛色的远山相映成趣,传统的披麻皴法与灵动的点染技巧结合,既展现了蜀地的乡土风情,又融入了个人的情感表达,在当时的青年美术展览中引起关注。

艺道日新:笔墨语言的传承与突破

舒继茂的艺术创作,始终围绕着“传承”与“创新”两个关键词展开。他对传统绘画有着深入的研究,尤其擅长运用多种皴法表现山石质感:表现黄山花岗岩的坚硬用斧劈皴,描绘江南丘陵的温润用披麻皴,刻画高原雪山的苍茫用折带皴。在临摹《富春山居图》时,他耗时三个月,不仅精准还原黄公望的笔墨韵味,更通过反复推敲,领悟到古代大师“笔断意连”的构图智慧。这种对传统的敬畏与钻研,让他的作品始终扎根于中国文化的土壤。

但舒继茂并未被传统束缚,他大胆借鉴西方绘画的光影、色彩理念,为传统山水注入新的活力。在《九寨神瀑》中,他运用浓淡不一的墨色表现瀑布的层次感,同时通过留白和淡彩渲染,营造出阳光穿透水雾的光影效果,让静态的画面产生了动态的视觉冲击。这种中西融合的尝试,并非简单的技法叠加,而是在深刻理解两种艺术体系后的有机结合,既不失传统水墨的空灵意境,又增强了画面的视觉张力。

在题材选择上,舒继茂的作品既有对名山大川的描绘,也有对乡土风情的记录,更有对时代精神的诠释。他的“山水四季系列”通过春山新绿、夏山浓荫、秋山红叶、冬山积雪的变化,展现大自然的生命循环;“乡村记忆系列”则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川西民居、田间劳作、节庆民俗等场景,充满了人文关怀;“时代新貌系列”则将高速公路、城市天际线等现代元素融入山水之中,展现了新时代的发展活力。这种丰富的题材选择,让他的作品不仅有艺术价值,更有了记录时代的文化意义。

舒继茂对笔墨的运用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他的用笔刚劲有力,如锥画沙,在表现山石时果断利落;画云水时则灵动飘逸,如行云流水。他的用墨更是变化多端,通过浓、淡、干、湿、焦的巧妙搭配,营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在《高路入云》中,他用浓墨刻画近景的山石树木,用淡墨渲染中景的云雾,用留白表现远景的天空,整个画面层次分明,意境悠远。观其画,既能感受到传统笔墨的韵味,又能体会到现代艺术的创新精神。

 

荣誉等身:艺术成就的多维绽放

多年来,舒继茂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际国内的广泛认可,众多奖项和荣誉见证了他的艺术之路。他的作品在全国美展、国际华人美术展等重要展览中屡获殊荣,其中《共建和平》《九寨秋色》《庐山秋色》等作品更是成为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当代画坛的地位。

《共建和平》是舒继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这幅描绘各国人民携手共建美好家园的画作,将中国传统山水与世界文化元素相结合,画面中长城与金字塔相望,黄河与多瑙河交汇,象征着不同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作品在“全国和平主题美术作品展”中脱颖而出,获得金杯和名誉证书。评委评价这幅作品“以独特的艺术视角诠释了和平主题,既有艺术感染力,又有思想深度”。这幅作品被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成为传递和平理念的文化符号。

《九寨秋色》则展现了舒继茂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把握。画面中,九寨沟的海子如宝石般镶嵌在山间,岸边的树木染上了金黄与火红的秋色,山间云雾缭绕,充满了诗意。这幅作品在“国际华人美术大展”中获得金奖,评委盛赞其“将中国水墨的韵味与九寨的自然之美完美融合,画面色彩丰富而不艳俗,意境悠远而不空泛”。该作品被选送赴美国、法国等国家展出,让国际观众感受到了中国山水的独特魅力。

 

《庐山秋色》是舒继茂山水技法的集大成之作。他借鉴了传统山水画的“三远法”,近景刻画细致,中景层次丰富,远景意境开阔,将庐山的雄奇与秋景的绚烂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中,山石的皴擦、树木的点染、云雾的渲染都恰到好处,展现了深厚的笔墨功底。这幅作品在“全国山水画大展”中获得一等奖,被业内专家评价为“传统与创新结合的典范之作”。

除了绘画作品获奖,舒继茂的艺术成就还体现在多个方面。他出版了《舒继茂山水作品集》《中国当代山水画家舒继茂》等多部画册,其中《舒继茂山水技法研究》一书被多所艺术院校选为教材。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国家博物馆、钓鱼台国宾馆等重要机构收藏,部分作品还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政要,成为文化交流的纽带。

 

担当使命:艺术界的领军与传承

作为艺术界的领军人物,舒继茂担任了众多重要职务,在推动艺术发展、培养艺术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现任四川省美协会员、四川省西岭画院创作员、中国一级画师、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高级研究创作员等职,在这些岗位上,他始终秉持着对艺术的热爱和对责任的担当。

在担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研究会顾问期间,舒继茂积极推动学术交流活动,组织了“传统山水的现代转型”“中西绘画比较研究”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会,为艺术家和学者搭建了交流平台。他提出的“扎根传统、面向时代、放眼世界”的艺术理念,得到了业内广泛认同。在他的倡议下,研究会还设立了青年艺术家扶持基金,资助有潜力的青年画家进行创作和深造。

 

作为世界艺术大师联合会名誉主席,舒继茂致力于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他组织了“中国山水艺术世界巡展”活动,带领中国艺术家的作品赴多个国家展出,同时也将国外优秀艺术作品引入中国,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理解。在担任该职务的六年里,他促成了多项国际艺术合作项目,为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艺术教育领域,舒继茂更是不遗余力地培养后辈人才。他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等高校担任客座教授,开设山水创作课程,将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艺术理念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他常对学生说:“艺术之路没有捷径,唯有勤学苦练、深入生活,才能创作出有生命力的作品。”许多他指导过的学生如今已成为画坛新秀,延续着他的艺术精神。

舒继茂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用艺术服务社会。他多次为灾区捐赠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全部用于救灾和重建;他走进乡村学校,为留守儿童开设美术课堂,用画笔点亮孩子们的梦想;他参与“文化下乡”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艺术展览和讲座,让更多人感受到艺术的魅力。这些行动,展现了一位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情怀。

 

艺无止境:丹青不老的传奇延续

如今,年过六旬的舒继茂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他每天坚持清晨作画,傍晚读书,数十年如一日。在他的画室里,挂满了正在创作的作品和各地写生的草图,书架上摆满了艺术理论书籍和历代名家画册。他常说:“艺术之路没有终点,我永远是一个在路上的探索者。”

 

近年来,舒继茂的艺术风格更加成熟凝练,作品中融入了更多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他的“禅意山水系列”将佛教文化与山水意境相结合,画面简约空灵,意境悠远,体现了他对生命本质的思考。《空山新雨》《松风悟道》等作品,笔墨更加精炼,意境更加深邃,展现了一位成熟艺术家的精神境界。

为了探索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舒继茂还尝试将传统水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他与数字艺术团队合作,将自己的山水作品转化为沉浸式数字艺术展,让观众在虚拟空间中感受山水意境的流动与变化。这种创新尝试,让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吸引了众多年轻艺术家和观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

舒继茂的艺术成就不仅体现在作品中。他用自己的一生践行着“德艺双馨”的艺术追求,既在艺术上不断突破创新,又在品德上以身作则。他的传奇人生,不仅是个人奋斗的历程,更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缩影,见证了传统艺术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复兴。

舒继茂除了在绘画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他不在艺术界担任了众多重要职务,为推动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他现任四川美协会员,四川省西岭画院创作员,四川省徐悲鸿张大千艺术研究会创作员,中国一级画师,中国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高级研究创作员,中国文化部高级美术师,中国传媒名人收藏与鉴赏艺术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学术研究会顾问,中国科学院专业人才库入会员,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艺坛的书画家艺术顾问,中国名人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名人画院会员,中国美学会会员,全国最美劳动模范,世界艺术大师联合会名誉主席(任职六年),中国书画家联谊会新文艺群体书画家工作委员会会员,人民榜样先锋模范人物艺术明星,全国书画大师数据库入库会员,华茂堂工作室主任,世界艺术巅峰的十大领袖人,《中华英才》半月刊社融媒体中心副事长。

在这些职务中,舒继茂积极参与各种艺术活动,组织和策划国内外画展,学术研讨会,为广大艺术家提供了一个交流展示平台。他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艺术讲座和培训活动,培养和发掘艺术人才,为中国绘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在与年轻艺术家交流时,他总是毫无保留地分亨自己的创作经验和艺术心得,鼓励他们深入基层勇于创新,不断探索。为中国绘画艺术注入新的活力。

 

作为一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舒继茂深知艺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个人的表现永远追求,更在于对社会和时代的担当。他创作的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人文精神。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通过绘画这种艺术,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正能量,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

在当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舒继茂积极推动中国绘画艺术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受到了国际艺术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他还与许多国际艺术家进行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在与国际艺术家交流时,他既展示了中国绘画艺术的独特魅力,又虚心学习和借鉴了他国家和地区的艺术精化,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回顾舒继茂的艺术人生,我们看到的是一位艺术家对绘画艺术的无限热爱和执着追求。是他在传承与创新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和探索,是他在艺术成就和社会责任方面的卓越成就。他用自己的作品和行动。诠释了一位中国功勋艺术人物,大国大家的领军人物的担当与风采。

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相信舒继茂将在保持对艺术的热情和初心,不断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中国绘画艺术的发展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中国和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也将激励着更多的年轻艺术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艺术梦想,在艺术的海洋中扬帆远航。

(许登祥  吕安全)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