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真情“挂包帮” 品高德也纯——记省博览局派驻三台县刘营镇映河村帮扶干部罗成友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1-01-28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因家里有事要办,1月14日一大早,映河村3社社员刘云德就从家里出发了,准备到刘营赶场。走在刚刚打好的水泥路上,刘云德满脸都是笑容。他说,这条路是罗书记和省博览局为我们修建的,今后再也不走烂路了。
省城干部来到映河村
  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去年5月,省博览局干部罗成友带着局领导的嘱托、全局干部职工的希望和自已的理想,从省城来到三台县刘营镇,担起了镇党委副书记和映河村党支部副书记重任,开始了为期三年的挂职锻炼和对映河村的具体帮扶。
  罗成友马不停蹄地来到映河村。在镇、村干部的带领下,他用4天时间徒步走完座落在朱家堰弯、大任家弯、小任家弯、彭家李子园弯和“文家店”的13个社。接着,根据这里的自然环境、群众生产生活状况、群众呼声和未来发展要求,连夜起草了《帮扶映河村工作方案》初稿,及时组织镇农业、水利、国土、村建等部门对农业产业、水利基础设施、村社道路和居民点布局等进行实地勘测规划,多次组织村两委和党员、群众代表进行座谈、讨论。在形成一致意见后,又迅速完成了包括产业和村庄建设等8个大项和24个小项在内的《三台县刘营镇映河村2010-2012年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和分年实施规划,并立即组织进行实施。
三件实事暖民心
  对在走访中了解到该村12户特困户的情况,罗成友十分关心。为了坚定他们的信心尽快脱贫,他把将向这些贫困户进行帮助的想法向局领导汇报后,得到局领导的积极支持,并及时组织全局干部职工为这些贫困户捐款捐物。局长慕新海等领导还亲自带上这5000元的款物来到映河村,与罗成友一道亲自将这些款物送到朱兴才等12户特困户手中。2010年7月,映河村遭受了特大暴雨,全村有150亩水稻、200亩玉米、500多米长的道路和3户农户的房屋受到损毁。正在博览局筹备西博会的罗成友知道后,立即从成都赶到映河村,一边亲自下去查看灾情,安抚灾民,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一边将情况及时向局领导反馈。针对这一情况,局领导又再次在全局干部职工中开展了献爱心活动,6750元的捐款援助也随之而来。
  为了省局对口帮扶有更好的外部条件,罗成友亲自与镇党委和县委组织部衔接,促成召开了有19个县级部门参加的对接帮扶专题会和刘营镇有关部门参加的部门帮扶协调会。这两个会议的顺利召开,不仅融合了上下左右关系,也使映河村2010年实现新栽核桃150亩、发展榨菜350亩、养殖大户22户、成片种植大棚蔬菜125亩和规划今年大春种植海椒350亩的目标有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从“绵三路”口到村上的距离虽然只有2公里,但人们盼望修建水泥路的时间却很长。罗成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有利于该村8个社近1000名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帮扶规划的如期实施,罗成友又一次找到局领导。与群众有着深厚感情的局领导,考虑到自已肩上的责任和映河村未来的发展,又毅然决然地从局里十分紧张的资金中捐出24万元用于这条村道路的建设。值得映河村全村群众高兴的是,这条均宽3.5米、厚达18公分的水泥路去年11月20日开工后,经过40多天的艰苦努力,终于在1月13日全面竣工并投入使用。
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罗成友生于藏族,来自于大城市,他克服诸多生活、工作上的不适应。为尽快进入角色,融洽干群关系,他虚心向当地镇村干部请教,还通过阅读报刊和购买农村政策法规书籍自学。考虑到镇村财力有限和镇村干部工资低,他自带交通工具;在进村入户工作中,他总是自掏腰包买烟、买水、买食品,不给镇村集体和干部群众添一丝一毫负担,从不接受镇村宴请,从不在镇村报销一分钱的工作经费。无论烈日炎炎的夏日,还是寒风凛洌的隆冬,白天除深入到映河村实地调研、指导,晚上在简陋的宿舍有时还要扶案整理帮扶资料到深夜。许多干部群众说,罗成友作为省博览局派驻刘营镇映河村的帮扶干部,不仅卓有成效地促进了映河村面貌的改变,也使我们看到了一个省城干部的崇高品德,不愧是一心为民的好书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