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笔者随四川江油法官到江油市人民法院的帮扶单位江油市铜星乡送温暖时,路过“中国火药之乡”——江油市重华镇,碰到一位不起眼的老人。“这个老人不简单,收藏了1000多件奇珍异宝,是重华镇有名的乡村收藏家。”江油法官一番话引起了笔者的好奇,于是,笔者走近老人,了解了他的淘宝人生。
这位年逾花甲的老人叫梅文杰,是土生土长的当地农民。被重华镇聘请为卫生监督员后,他就把家搬到场镇边居住。把家安顿下来后,梅文杰到老街上转了几圈,深深为镇子的古朴惊呆了。到底是火药古镇啊,跟别处就是不一样。可不久,梅文杰发现,这种古朴渐渐被人们破坏掉。当时是上世纪80年代,人们保护古迹、爱护文物的意识不强,认为“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到处搞“旧城改造”,修建火柴盒一般的 “小洋楼”。不少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尤其是几大火药会馆相继被拆除。拆下来的各种古色古香的门窗、雕花围栏、秦砖汉瓦,三钱不值两钱地卖给外地的文物贩子,或者拿去修猪圈。镇子上的古老东西越来越少。梅文杰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这样下去,重华古镇还称其为古镇吗?”梅文杰决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这些古董留住!
真的要去收文物时,梅文杰发现,不给钱,屋主宁愿把古旧门窗当柴火烧掉也不给他。怎么办?梅文杰想了一夜,就瞒着家人,以自己的房屋作抵押,偷偷到信用社贷了8万元。8万元在当时不是一笔小数目,老伴知道后,跟他大吵大闹了一顿。但已即成事实,再吵再闹也没用,老伴只好转而支持丈夫的收藏事业。
此后,一有时间,梅大爷就到各村转悠,把古旧的各种建筑构件、家具、石刻、书籍等收上来。几年下来,8万元贷款全部花完了,梅大爷也收藏了1000多件藏品。他家天井、各个屋子、屋子的墙壁、天花板、楼梯、过道,见缝插针地摆满了各种收藏品。走进梅大爷的家,就仿佛走进一个琳琅满目的收藏世界,令人目不暇接。不少游客纷纷前来观赏。许多文物贩子也闻风而来,想高价买走其中一些藏品,但梅大爷都摇头婉拒,只收不卖。
5.12特大地震把梅大爷的家震成了危房。放在架子上的100多件古代火药瓷器全部落地打烂。梅大爷欲哭无泪。为了防止劫后余生的藏品再次被余震震坏,梅大爷把能带得动的藏品全部带到帐篷去。
只收不卖,如此珍爱这些宝贝,梅大爷图什么呢?“就图把‘火药之乡’的古老东西留住,让游客感受火药文化的博大精深。因为全国抢注‘火药之乡’的地方不止一个,我们虽有古硝洞遗址,但跟此相配套的各种文物呢,也必须保留,才能加以佐证。”梅大爷对笔者道出他的初衷。2006年至2009年,江油法院定点联系重华镇,江油法官经常看望梅大爷,支持他的收藏事业。有了江油法官的撑腰,梅大爷的收藏底气更足了。
目前,梅大爷老两口都上了年纪,生活来源主要靠在北京、福建打工的女儿寄钱支持,日子过得十分清贫。但他从不后悔也不改初衷。他的最大愿望是开一个火药之乡文物展览馆,把他收藏的文物展览出去,为当地旅游发展服务。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