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牵挂,向着灾区法院的山梁——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北川行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0-09-27  发稿编辑:景秀丽

图一:北京绵阳一线牵,栉风沐雨到北川。执手若电双向流,一声问候三秋暖。(吴君摄).jpg

 

图二:寻觅法院废墟,遥指对面土丘。二十七条人命,条条都把心揪!(吴君摄).jpg

 

图三:鲜花寄托哀思,秋雨化作泪滴。逝者泉下安息,生者继续努力。(吴君摄).jpg

 

图四:看了老北川,再看新北川,不出百里地,气象两重天。(吴君摄).jpg

 

图五:观展览,忆昨天,绵阳在建新北川。一支彩笔绘到底,好幅蓝图鼓征帆。(吴君摄).jpg

 

图六:十万元,凝党恩,北川法官最动心。深情好似湔江水,一个浪头百年春。(吴君摄).jpg

 

图七:汇报当年“太空人”,照片传递康复情。看得沈院频点头:留得青春总是金!(吴君摄).jpg

 

图八:肯定工作成绩,强调以人为本。勉励再创佳绩,发扬抗震精神。(吴君摄).jpg

 

图九:靖平书记提议:四级法院合影。咔嚓只在瞬间,心声却是永恒。(吴君摄).jpg

        灾区法院的灾后重建工作究竟做得咋样了?这个问号时时牵动着最高法院领导的心。9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沈德咏冒着秋雨,踏着泥泞,深入北川,给受灾最重的北川法院送来了浓浓暖意。
       在四川高院党组书记、院长刘玉顺,绵阳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吴靖平,绵阳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刘东和绵阳中院党组书记、院长莫亚林等领导同志的陪同下,沈院首先驱车北川老县城“5.12”大地震遗址寻找北川法院废墟,祭奠人民法院遇难同志,然后来到全国人民正在无私援助、加速施工的新北川建设工地,对照建设蓝图,实地察看了位于新县城的北川法院审判、办公综合大楼的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当得知现已封顶的新建人民法院不但面积大,楼层高,设计新,外观美,而且质量特优,能抗八级地震时,他露出了满意的微笑。
       这时,北川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魏宗久拿出今年夏天笔者拍摄的两张照片,向沈院报告本院“太空人”的康复情况。“太空人”名叫敬代晖,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汶川大地震使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在顷刻之间沦为废墟,当时进入办公区的28名干警27人遇难,23岁的书记员敬代晖被山体滑坡的巨大气浪掀出数十米,脑部和颈部惨遭重创,颈椎第一、第二节骨折,连接脑袋和脊腔的生命线,其实就只剩下细如游丝的一根“筋”,生命危在旦夕。为了挽救这位北川法院的幸存者,来自北京天坛医院和北医三院医救援队的专家联合为他做了开颅和颈椎手术。术后,敬代晖的颈椎必须固定,医生又从北京连夜空运过来一个特殊的固定支架,在他的头上钻了四个眼,再用几十颗钉子和夹层套板把他的头、颈、胸、背牢牢固定。于是,敬代晖只能一动不动的平躺着,他的脖子不但戴上了套圈,还垫上了软枕。看见他那被层层加固、重点防护的样子,医生和网友们都风趣地叫他“太空人”。敬代晖在北京接受治疗期间,沈院受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王胜俊委托,曾专程前往病房看望小敬,从此结下友谊。沈院接过照片仔细端祥,当看到小敬目前身体恢复良好,不但挑起了县法院办公室副主任的担子,为法院领导化解遇难干警遗属的思想情绪做出了积极贡献,还能上台参与上级法院举办的“人民法官为人民”演讲竞赛,夺得名次时,沈院高兴地说:“好,全国人民都在挂牵他,只要他康复了,我们就放心了!”
       在新北川,沈院不但亲切慰问了北川法院干警,观看了“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宣传展板,听取了绵阳全市两级法院工作汇报,还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向北川法院捐款十万元,鼓励灾区法院的同志们要在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和政协支持以及上级法院的帮助指导下,再接再厉,再创佳绩,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至上”,强化能动司法,加强涉灾审判工作,继续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着力推进审判庭和人民法庭的恢复重建。
       细雨纷飞,点点入心。在场的法院干警当既表示:一定要常怀感激之心,永远铭记社会各界和全国人民对灾区法院的深切关怀和全力支持,坚持科学重建、和谐重建、务实重建、艰苦重建,继续保持荣誉,加倍努力,做到灾后重建和司法为民两手硬、两不误,早日建成灾后美好法院,向党、上级法院和全国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