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所大山里的学校,她已经爱了二十多年,一条辛勤耕耘的路,她已经走了二十多年,她就是我们大山里的巾帼——盐亭县冯河初级中学刘英校长。
刘英,女,现年41岁,中共党员,中学高级教师。曾荣获盐亭县首届“劳动模范”、县“十大女杰”,、“绵州女杰”、绵阳市“优秀校长”、县“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县“学科教学先进个人”等多项殊荣,盐亭县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党代表,现任盐亭县冯河乡初级中学校长。
作为教师,她首先是一方名师。多少年来,她一直奋战在教学第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她所教的化学科质量高,课堂生动活泼,不仅学生喜欢,家长满意,还在全县教育界也是有口皆碑。多次承担县级公开课任务并获奖,年年教学效果名列全县前茅。其教育教学经验文章多次在省市获奖和有关杂志上发表。
作为校长,她是一位优秀的指挥者。在学校管理上刘英同志有一整套经验。她对领导班子的管理模式是“统一步调,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她还拟订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在教学管理上尝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究式学习模式”,在德育工作管理上她能够处于高屋建瓴的势态,强调要有鲜明的时代性和符合儿童身心特点的实效性。 她在抓“师德、师能、师表”教育上狠下功夫,经常组织教师学习《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对修订后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经常学习。要求教师把每一个学生装进心中,关爱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主动、健康发展。在她的影响带动下,该校教师进一步树立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增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学生、奉献社会的职业责任感,职业道德素质有很大提高。在校园里,人人听到的都是欢声与笑语,讽刺、挖苦或歧视学生的言语和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不良现象早已一去不返。刘英同志发挥她女性所特有潜能,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谐管理、民主治校。她加强教代会的建设,认真务实地搞好校务公开,特别是在5.12特大地震将学校的“教工之家”震毁后,刘英同志带领工会干部,克服困难,在板房里建起了“教工之家”,使工会活动有序开展,此举得到了市、县有关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学校管理上,刘英同志更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有一次,刘英同志由于家事而上班迟到了,学校教师都不以为然,可她却在考勤本上登记,并在教师例会上公开道歉。学期结束时,按制度扣了自己的奖金。正是刘英同志这种严于律己的做法,无形地感召着学校的全体师生。
情系师生,乐于助人,是对刘英同志的真实写照。对教师的困难疾苦,更是热情帮助,关怀备至。在生活上,刘英同志更是给教师们一个无微不至的关怀。 不仅如此,她也象所有的老师一样,对学生也倾注了无尽的爱。哪个学生家庭有困难,她总会热心帮助;哪个学生在纪律上有不良表现,她总会耐心教育。学校几位学生因家庭十分困难面临失学时,刘英同志了解情况后,尽快给学生们申请了困难补助,使这些学生家长解决了燃眉之急。同时她还亲自深入这些学生家中,鼓励孩子们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正是刘校长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爱,激励着全校学生刻苦学习,立志成才。
刘英同志对教师和学生是这样关怀备至而对自己却倍加苛刻。她因学校的危房改造到绵阳出差,为了能节省开支,步行几个小时终于找到了15元钱一宿的旅店。女儿不管是在绵阳读高中还是在重庆读大学的五年多时间,由于学校工作繁忙,特别是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千头万绪,还没来得及利用假日去看望一次。在2009年10月刘英同志因工作忙患疱疹后未及时治疗,病情加重浑身疼痛难忍,医生要求住院治疗,可她为了不拖学校工作的后腿,坚持在学校治疗,每天硬是强忍着剧痛在寝室召开领导后勤及其他工作会,父亲病重去世,她还站在距家不到5公里的学校讲台上,来不及去看望父亲最后一眼。在家庭,她给父母、爱人、子女留下了太多的遗憾,在学校,她像是不知疲倦的机器,辛勤的劳作,是全体教职员工的楷模。
刘英同志心系学校,情系师生,大灾面前方显巾帼丰彩。5.12特大地震发生后,刘英同志首先迅速组织全校师生有序转移到安全地点。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派教师将惊慌失措的学生分路送回家,待学生安全返家后,她又组织教师在学校操场上搭简易帐篷,安排教师轮流夜间守护。由于组织得力,学校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刘英同志还利用暂停上课的时间,积极开展抗灾自救,对危点及时排查,为及时复课作好了前期准备。由于刘英同志在地震后指挥有力,安排有序,落实到位,冯河初中在震后一周就率先复课了。地震后不久,她又迅速通过多方努力,在各级各部门的配合下,改造了近千平米的危房,新建了教师宿舍,学生食堂、多媒体教室、学生公寓、改建了厕所、微机室,现在学校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吸引了大量的外地生源。
刘英同志无私奉献、艰苦奋斗、为人师表、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品质让她在校领导班子中产生出很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也贏得了广大师生和家长的信任和好评,贏得了领导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动权,使全校呈现出一派校风正、学风浓、乐于助人、勤奋好学的良好风气,逐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化,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教学的跨越,从粗放管理到依法治校科学管理的迈进,学校连续多年在全县教育教学质量考核和综合评估中都名列前茅。“做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不仅要有精湛的业务,还要有高尚的师德。”这是刘英同志经常说的一句话。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一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也是刘英同志奋斗在教育战线上的座右铭。巾帼不让须眉,二十多年风雨沧桑,刘英同志依然心性不变。她始终站在教育这一块精神高地上,守望着自己的理想,守望着那个甜美的梦,谱写着一曲人生平凡而卓越的乐章。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