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组合拳” 五个维度发力促创新
两个“不变”和一个“变”
●核心思想不变,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把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作为重中之重
●目标不变,就是要持续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创新能级,加快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理念转变,由原来注重“评得上”转向强调“干得好”,更加注重实际成效和体系建设
支持科技创新政策五个维度
●支持创新平台建设
●支持创新主体培育
●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支持成果本地转化
●支持创新生态优化
近日,绵阳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十条政策(修订)》(以下简称“科创十条”)。
迭代升级的“科创十条”,可谓是条条干货。此次发布修订版“科创十条”,重点围绕创新链各关键环节亟需突破解决的瓶颈问题,进一步完善科技政策支持体系,激发创新动能、提升创新能级,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发展。
绵阳迭代升级“科创十条”的原因何在?哪些政策出台具有突破性?对此,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企业以及创新平台。
记者 郭若雪 尹秦 王泽宇
政策有效衔接
全面激发创新活力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但是资金往哪儿投?政策出台的逻辑和重点至关重要。
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为做好政策衔接,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支持体系,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我市对“科创十条”试行情况做了全面评估,广泛开展调研,多次与科研机构、企业等创新主体座谈,充分征集各方面意见建议。结合当前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并借鉴其他先进地区的经验,最终制定了这次修订版的“科创十条”。
修订版“科创十条”与试行版相比有何变化?该负责人表示,重点在两个“不变”和一个“变”。
两个“不变”——核心思想不变,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把推进科技与产业融合作为重中之重;目标不变,就是要持续提升中国(绵阳)科技城的创新能级,加快建成国家科技创新先行区。
一个“变”——理念转变,由原来注重“评得上”转向强调“干得好”,更加注重实际成效和体系建设。
翻看修订版的“科创十条”发现,关键在于打好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组合拳”:从支持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创新主体培育、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成果本地转化、支持创新生态优化五个维度发力,促进创新发展。
聚焦关键环节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成果转化是连接科技和产业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环节。近年来,绵阳一直把提升成果转化能力作为重点,不断完善政策和服务体系。以常态化举办“创新金三角·智汇科技城”成果对接活动为例,已累计开展28场,发布700多项科技成果,2024年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200亿元,连续三年翻番。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光涉及科技成果的供给方、需求方以及连接供需双方的中介机构等多元主体,还涉及人才、技术、资本等多种要素,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等多个环节。
如何释放政策“红利”?此次修订版“科创十条”不仅解绑限制科技成果转化的“粗绳子”,还以具体举措精准解除束缚科技成果转化的“细绳子”,助力科技成果提速转化,有力支撑“587”产业建圈强链。
“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扶一把’‘推一程’,可以有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这次选择中试平台、技术交易市场、科技服务业和创新券这4个方面作为发力点,对‘科创十条’进行升级。”
记者发现,修订后的政策对省、市级中试平台都会按补助方式予以支持,累计叠加最高可达700万元;在企业开展技术交易方面,将拿出真金白银支持购买仪器设施共享、概念验证、中试熟化、检验检测、高性能算力服务以及技术经理人培训等服务。
“科创十条”修订版将于10月5日正式生效,届时市科技局将根据各项措施的实际推进情况,及时启动资金申报工作,让企业尽早享受到政策红利。“我们将联合相关部门强化政策执行能力,尽快出台配套实施细则,加快政策落地。”该负责人表示,同步还将加强宣讲服务,提高政策知晓度、落实精准性。
释放政策红利
服务创新主体需求
“科创十条”政策完成修订,进一步突出对中试研发平台建设、科技服务提升与金融赋能的支持,也受到创新主体的广泛关注。
中国(绵阳)科技城中试服务公共平台作为推动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自2024年9月上线以来,持续开展“挖矿寻宝”活动,引入优质中试资源,推动包括“脉冲高能量电子加速器在线检测系统”在内的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绵阳科技城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朗淋表示,“科创十条”在中试研发体系、服务能力建设、科技金融等关键领域可提供有力支持,为平台整合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提供政策保障。
政策导向的转变,也让朗淋看到了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提升中试系统化服务能力,引入更多中试服务机构,并强化金融支撑,用好1亿元中试基金和5000万元‘先投后股’资金池;其次,是推进成渝绵中试生态圈建设,构建‘政产学研金用服’协同体系,举办资源对接与路演活动;最后是加强与高校、企业合作,共建中试项目库和高端智库,联合开展项目筛选与攻关,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产业化。”
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曾受益于原“科创十条”政策,在企业研发费用补助、科技合同补贴等方面获得支持。“在政策引导下,我们成功获批四川省数据通信终端中试研发平台。”该公司总工程师孙锐表示,新修订政策加大中试平台奖励力度,期待借此深化与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的交流合作,推动更多前沿科技成果落地。
面对新机遇,四川九州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从团队建设、对外合作和硬件提升三方面发力:扩建专业中试团队,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育;联合科研机构与高校共同开展中试研发;升级实验与检测设施,提高复杂高端中试任务的承接能力,为行业技术创新与产品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科创十条”的迭代升级,将推动绵阳加快构建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构建科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促进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绵阳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强劲动能。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