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焦点访谈”关注2011年兴起的政务微博,其中重点介绍成都政务微博
据央视“焦点访谈”报道,在2011年有一个增长数字引人注目:208.9%,这是微博用户半年中的增幅。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的微博用户数量已经从2010年底的6311万增长到1.95亿。在这些新增加的微博用户中,有一个群体引人关注,那就是一些政府机构和官员。
在新浪微博的政府人气榜上,“成都发布”排名第三;由人民网和腾讯网发布的全国十大政务微博中,“微成都”的官方微博则高居第二位。到今年10月份,通过新浪认证的各级政府机构及官员微博已经超过1.7万家,认证数量在半年内就增加了4倍。而人民网的微博平台主要就是政务微博。
内容趣味都有 “成都发布”受粉丝追捧
有内容、有趣味的微博总是受粉丝追捧。今年4月,“成都的春天嫁给了夏天”这样一条微博在网上流传,而发布这条微博的是成都市政府新闻办。“因当时成都的春天气温较高,就发了这样一条微博提醒市民,”“成都发布”总编辑任远航介绍,“就是要用这种比较潮的,有些时尚的语言传播信息,它的效果才能最大化,才能让更多网友接受,并转发评论,同时也可以吸引更多的粉丝。”而粉丝们对这条微博的一致评价是:原来天气预报也能这么美。
“成都发布”主要有新闻资讯和生活资讯两大板块。其中,新闻资讯包括“成都要闻”、“成都网事”等10个栏目,生活资讯有“住在成都”、“成都气象”、“心灵鸡汤”、“成都美食香天下”等7个栏目,每个微博只有140个字,发布什么内容,怎么发布,每个字都需要掂量。任远航介绍,“微博的表达方式完全不同,用140个字表达很多东西,用成都话来说,是很考手艺的。微博它一发出去,就会马上产生互动,各种评论你都得面对。”
全天候发布 每天发送15条到20条信息
“吃几串烧烤,啃几个鸭脚板,顺便逛逛小商品摊……成都人久违的夜市,就要回来啦!”10月17日,“成都发布”用这样生动的语言介绍了成都夜市重新开张的消息,当天就被转发了198次,评论56条,粉丝跟帖充满了“不错哈”“哇哦,安逸!”的声音。目前,“成都发布”已经有150万粉丝。成都市政府把“成都发布”作为一个新兴媒体来对待,不仅组建了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具体负责日常的选题策划、信息编辑和与粉丝互动。还制定了评价考核办法。要求每天必须发送15条到20条信息。
四川省成都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处长陈程介绍,“作为一个新兴媒体,考虑到微博信息发布和运营与传统媒体的不同之处,我们对微博发布信息的量采取24小时,全天候发布。”
让沟通更有效
微博粉丝们还有更多的期待面对微博这样一个新媒体、新工具,政府部门及其官员该如何运用,是挑战,也是机遇。日前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积极运用微博客服务社会经验交流会”,会上提出:“希望党政机关和党政领导干部以更加开放自信的态度开设微博客、用好微博客”。“通过微博客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微博当初创建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地沟通”,它问世不久就得以超速发展,就是因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沟通和交流的需求。现在,在这无处不在的沟通中,有了政务微博的加入,让微博这个工具和载体,具有了更多服务社会服务百姓的功能。那么,怎样搭建更多的服务交流平台,让这种沟通更有效更完善,更具有互动性,粉丝们还有更多的期待。 (新华网四川频道)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