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进都乡春季动物防疫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3-18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一、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的责任感

动物防疫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随着春季气候的转暖,各种动物疫病也随之进入高发阶段,各村要引起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动物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将动物防疫工作作为当前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确保畜牧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二、时间安排与目标任务
按照省、市、县对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总体要求,我镇今年春季动物防疫工作从3月10日开始,4月20日结束。对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和小反刍兽疫实行强制免疫,对猪瘟、鸡新城疫实行全面免疫,确保应免畜禽的免疫密度达到100%,口蹄疫标识佩戴率达100%,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达到100%;抗体合格率保持在70%以上。
各兽医站要组织本站技术人员和防疫人员严格操作规程,必须做到一畜一针,一耳标一卡册,做好疫苗的科学保管和使用,按照规定剂量、规定操作程序实施防疫,同时要注意观察免疫反映情况,一定要做好详细的观察记录和免疫记录,防疫期间出现动物死亡情况,包乡技术人员和兽医站人员到场确认后,报县动物疾控中心。

三、重点工作与防控措施
(一)建立健全防疫档案和疫苗管理制度。各村要进一步加强养殖档案和防疫档案管理制度,对本辖区内的畜禽要建立完整的养殖与防疫档案,要指派专人负责监督落实养殖场(户)规范填写免疫入户册和按规定要求配戴免疫耳标。要进一步加强各类动物免疫疫苗管理,按照市疫苗网络化管理信息平台要求进行申报、领取、运输、保存,确保疫苗在冷链条件下运输,在冷藏或冷冻条件下贮存,坚决保证疫苗质量。
(二)加强对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管理。加强规模养殖场的防疫监管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重要环节,要切实加强饲养环节的防疫监管,有效降低规模养殖场的发病风险。一是健全免疫、卫生消毒、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人员管理等防疫制度,并建立防疫和养殖档案。二是规模养殖场要实行封闭管理,禁止闲杂人员出入。对新补栏的畜禽要隔离观察,确保新购进和新补栏畜禽无疫病方可进场饲养。三是对无专职兽医的养殖场,由村级防疫员和驻场观察员负责防疫工作。
(三)做好疫情监测管理及应急处置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疫情监测体系,充分发挥村级防疫员和疫情报告观察员作用,坚持疫情举报核查制度;二是要紧密结合防控实际,重点强化种畜禽场、交易市场、屠宰场、养殖密集区、候鸟栖息地等重点地区监测。三是要进一步加强与内蒙交界地羊子调入情况的流行病学调查,调查中发现有疑似疫情的,要立即逐级报告,并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四是要建立健全疫情报告体系,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准确确性,确保一旦发生疫情,有效组织、快速反应、及时应对、严格处理。特别是要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应急值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五是加强应急防疫物资储备。要对疫苗、消毒药品、防护用品、诊断试剂等应急防疫物资进行分级储备。

(四)加强疫情管理, 认真做好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各村和畜牧兽医站要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做好诊断试剂、消毒药品、防护服等各种应急物资的储备,并抓好应急队伍培训、演练工作, 确保一旦发生疫情,能够快速反应、及时应对。特别要加强节假日期间的应急职守,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四、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一)明确责任。要认真落实动物防疫“双轨”责任制,切实做到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镇政府的主要领导总负责,分管领导组织抓好各项防疫措施的落实。畜牧兽医站要积极开展疫情监测、免疫接种工作,严格检疫、封锁、扑杀、消毒工作程序,强化染疫动物、动物产品以及污染物的无害化处理措施; 财政所要及时拔出专款,保证防疫经费及时、足额到位;卫生院要做好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工商所要做好动物、动物产品销售市场监管工作;派出所、交警队等单位要立足本职,齐抓共管,积极配合做好春防工作。

(二)加强考核。春季动物防疫期间,乡政府将全面开展监督检查活动,重点检查强制免疫密度是否达标,免疫档案记录是否真实,耳标是否佩戴。要对防疫工作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整改,及时消除隐患。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结束后,县政府将按照“领导到位,责任到人,冷链到底,疫苗到员, 档案到户,标识到畜”要求,进行专项考核。镇政府将按照年初与各村签订的防疫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凡因防疫措施未到位、防疫密度未达标,造成重大动物疫情发生、流行的,要坚决追究相关领导及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王一霖   )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