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立新镇高棚村“农民夜校”焕发活力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9-02-27  发稿编辑:韩春梅

 

一是“中心课堂”+“流动课堂”。以村委会为“中心阵地”、田间地头农户院坝为“活动阵地”,办好“中心课堂”“小组课堂”“田间课堂”“指尖课堂”,采取教师流动授课的方式,送课到村组、到农户、到田间地头,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普及法律知识、开展技能培训、培树新风正气。截止目前,高棚村开展中心授课19次,流动授课9次。

二是“集中学习”+“闲暇学习”。灵活教学时间安排,统筹固定和闲暇2个时段,将每月18日作为“农民夜校”固定学习时间,结合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和农时安排,对上课时间进行动态调整,一般授课选择在村民劳作、晚饭后的七八点左右进行,规避了群众因工作时段“无时”学的窘境。对教学时间的调整,一般会提前通过手机短信、村广播等形式告知村民。

三是“理论学习”+“实践互动”。从大政方针、思想文化、实用技术和法律法规等方面优化课程设置,最大限度满足农民需求。建立“农技人员+技术能手+农户”的帮带模式,力促农户掌握1门以上种养实用技术;及时开展“实践教学+参观学习”,通过课堂学习“走出去”,把增收致富方式“引进来”,确保公司用工安全,农民增收致富。目前已组织320余名群众就近或外出务工,实际创收500余万元。

四是“技能培训”+“文化教育”。立足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在全村进行“柑橘栽植和管理、藤椒防病与管理、林间除草防病、旅游经营服务”等实用技能的培训,增强群众生产致富的能力,提高产业经营水平。同时,强化家风家训家规教育,开办“道德讲台”,完善村规民约,设立“德分榜”,定期开展“孝老之星”“好儿媳”等评选,用身边人身边事影响群众向善向好,培树新风正气。

                              (文/陈祉燃)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