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西平镇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4-11  发稿编辑:韩春梅

 

西平镇党委政府切实抓好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工作,增加社会和谐的正能量。

一,确立工作目标

1.认真贯彻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和《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全面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2.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严格按照《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四川省社区矫正实施细则》制定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各职能部门与村(居)的衔接配合。建立社区矫正安全稳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社区矫正工作安全应急处置机制和工作预案。

3.进一步提高教育矫正工作质量。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会要切实发挥矫正工作领导职能,抓好日常报告、实地查访、定期分析排查、违法犯罪风险评估工作,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继续推进社区矫正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社区矫正人员再犯罪率控制在0.2%以内。

4.继续推进机构队伍建设。各职能部门和各村(居)委会要认真贯彻司法部、中央综治办、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组织社会力量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意见》(司发〔2014〕14号)文件精神,推进社区矫正机构、队伍和阵地建设,落实网格员三项重点工作职责,抓好社区矫正志愿者的培训。

5.扎实做好困难社区矫正人员帮扶工作。要把社区矫正帮扶工作纳入社会管理服务工作体系,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和措施。

6.加大对国家颁布的法律法规和地方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各职能部门、各村(居)委会要认真总结推广社区矫正工作模式、创新工作方法,培养先进典型,利用各种媒体进行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扩大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

1.全面推进刑释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加大信息核查、通报工作,实现与监管场所的信息互动。积极会同公安、法庭等做好一般刑释人员的回归衔接工作。重点做好有明显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三无”(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人员、“邪教”人员和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刑释人员的无缝衔接工作,刑释人员户籍所在地村(居)委会在镇上统一安排下派人按期将其接回并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确保重点人员必接必送率达100%。

2.安置帮教活动坚持“四个一”。即建立一份刑释人员人头档案,成立一个帮教小组,签订一份帮教协议,每半年跟踪教育一次。建立“多帮一”机制,落实每名刑释人员的帮教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对刑释人员坚持“三不”、“四一样”,即“不嫌弃、不歧视、不纠缠旧罪过”、“政治上一样对待、经济上一样支持、工作上一样信任、生活上一样关心”。大力推行“三必知”、“五必访”工作法。即确保对刑释人员基本情况必知,思想状况必知,生活状况必知,生活穷困时必访,婚姻家庭变故时必访,外界环境变化时必访,受不良影响时必访,出现意外时必访。镇政府每季度应召开一次联席会,研究解决有关问题,对重点人员或发现刑释人员有危害社会苗头的,要研究落实相应预防、管控、处置措施,重新犯罪率控制在2%以内。

3.扎实开展亲情帮教大走访活动,开展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阳光工程等帮扶工作。要完善落实保障制度,协调有关部门落实就业、就医、就学、养老、住房、承包田等社会保障;建立健全刑释人员临时救助制度,建立特困刑释人员、社区服刑人员临时安置基地,帮助“三无”、特困刑释人员解决生存问题。

二、落实考核措施

镇党委、政府将按照2017年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对各责任单位落实责任书情况进行检查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年终评先争优的依据。对抓安置帮教和社区矫正工作不力的单位严格扣减目标考核分;对因工作不到位引发重大恶性事件的将逗硬追究责任。 (   西平镇党政办:刘金钟)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