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焦重点群体,按需设置工种
组织开展“产业+群体”双向调研,一方面走访县域重点企业,收集岗位技能需求;另一方面通过各镇(乡)就业服务站、农民工综合服务站,摸清劳动力技能提升意愿,建立“企业需求清单”和“劳动者培训意愿清单”。动态调整培训工种目录,淘汰市场需求萎缩的工种,新增无人机操控、健康管理师、民宿管家等新兴工种,同时围绕当前市场急需紧缺职业,重点组织开展养老护理、中式烹饪、电商直播、电工、焊工等项目的技能培训,确保培训与市场需求同频共振。
二、聚焦创新模式,提升培训实效 按照
“聚焦需求点单、落实政府派单、强化机构接单”的原则,充分运用“双打捆”培训模式,将全县16个镇(乡)划分为6个培训片区,每个片区配备2-3家定点培训机构,提高培训针对性,让劳动者在家门口就能免费学到技术。同时,联合农业农村局、文广旅局、妇联、总工会等单位,按照“培训对象各有侧重、培训资源相互补充、培训内容各有特色”的原则,强化统筹对接,大力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专班,确保培训取得实效。
三、聚焦就业创业,强化跟踪服务
坚持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导向,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信息对接机制,以促就业、重服务为重点,做好培训后续服务工作。对已参加培训的人员,采取入户走访、电话核实、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开展培训后就业创业回访。全面准确掌握学员培训后就业创业情况,建立培训后劳动力就业跟踪台账,对培训后未就业的人员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一对一”推荐就业,努力实现“培训一人、输转一人、致富一家、带动一片”的目标。
四、聚焦基地优势,筑牢培训支撑
我县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于今年10月正式动工,新建特色型公共实训基地4425.84平方米及附属配套设施、购置设施设备等,总投资2697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有效整合县内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协会资源,开展新能源汽车维修、互联网营销、家政服务、中式烹调、食品加工等一系列与我县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职业(工种)技能培训和等级认定评价。
五、聚焦严格监管,确保培训效果
始终把加强和规范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培训期间通过“电子化设备监管+不定期现场抽查+随机抽检”的方式,不断强化过程监管,提高培训质量;培训结束后深入各培训机构,通过实地核查、电话抽查等方式,对各培训机构开展的技能培训相关资料严格审核认定,确保整个技能培训工作有章可循、规范有序。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聚焦县域产业发展和劳动者需求,进一步优化培训工种设置、创新培训模式、强化服务保障,持续提升培训实效性和针对性,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技能人才支撑。
(撰稿:周冲 编辑:石智仁 审核:王金龙)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