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土地细碎化整治试点工作在金石镇明朗村全面展开。走进明朗村,只见数台大型机械忙碌于田间地垄,将原来细碎的低效田块改造成规整连片的高标准农田。该试点项目经过申报和逐级审批,于今年8月份落地实施,计划10月底完成1344块零散、细碎田块整治,涉及整治面积1385亩。
(正在实施的土地细碎化整治项目)
金石镇党委政府之所以将明朗作为试点村原因有两点,一是地理条件优势,该村地势较为平坦,交通条件好,便于大型机械开展整治作业;二是该村前期的撂荒地治理成效显著,具备较为成熟的土地治理思路和经验,可避免走弯路。改变“一户多田”“田块零散”的现状,实现“一户一田”“优质连片”是土地细碎化整治的目标,这必然涉及到土地流转和田块调整的问题,老百姓心中存在不少疑虑,担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流转给经营主体后会失去土地权益,抑或调整后的田块位置不佳、面积减少等。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是摆在明朗村两委干部面前最难啃的“硬骨头”,由于群众的参与热情不高,每次村里召开动员会,到场人数寥寥无几。集中动员效果不佳,村两委就调整策略,不分昼夜挨家挨户宣传动员,讲清楚土地细碎化整治的目的、意义,让他们明白农民的利益不仅不会受损还会得到更多实惠。流转协议中的条款更加侧重保护农民的利益,按本年度粮食价格实时调整土地租金,保底租金500元/亩,租期由农民说了算,可按自己意愿随时退出流转。农民吃下了“定心丸”,举手赞同的人数越来越多,参与热情逐渐高涨。
(土地细碎化整治交流现场会)
农民对土地的使用管理拥有绝对的发言权,尊重农民意愿是开展土地细碎化整治的先决条件,也是确保该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因素。镇党委政府出台了《三台县金石镇2023年土地细碎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实施模式和实施步骤,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和确保农民权益最大化,按照“小田变大田,一村两区”试点要求,在原有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基础上,将每个村民小组的耕地划分为流转区和自种区,流转区由村集体经济组织牵头与经营主体签订合作协议,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流转区的农户选择以入股或出租形式参与管理;不愿流转的农户可通过抽签方式在自种区抽取一块与原土地面积对等的田块进行自主耕种经营,确保想种田能种田的农户种上好田。农户无论是选择流转还是自种,两头都收益。
目前,明朗村土地细碎化整治工作正在如火如荼推进,据经营主体负责人介绍,10月上旬已完成700余亩细碎化整治,有望提前完成整治任务。
(细碎化整治后连片规整的田块)
下一步,金石镇坚持因地制宜,统筹规划,按照“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逐步实施”的原则,大力推广“明朗村经验”,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土地细碎化整治,全面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不断提升耕地质效,实现多种粮,种好粮目标,持续擦亮“粮仓金石”招牌。(作者:金石镇 李飞)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