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永安镇党委、政府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坚定不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专注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坚持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发展战略,高质量打好“三大攻坚战”,为我县顺利实现在全省少数民族十强县中晋级升位,为加快建成“大美羌城、生态强县、小康北川”作出永安应有的贡献。
一、抓日常强基础
(一)持之以恒抓政治建设。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在行动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职尽责,自觉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决策部署看齐,确保各项大政方针在永安落地落实。二是不忘初心抓党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深化基层党建“3+2”书记项目,落实基层党建7项重点任务,持续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注重从外出农民工、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提高党员发展质量,进一步优化党员队伍结构。抓好农村党员教育培训,积极运用“互联网+”,充分发挥农民夜校、远程教育站点作用,用好qq群、微信群等新载体,增强党员教育的实效。加强党员的监督管理,创新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继续加强非公组织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培训。进一步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抓好“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等工作,使党组织活动经常化、多样化。扎实开展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党员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群众。三是深学真懂强思想。严格执行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开展集中学习和自学,坚持学深悟透,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全面准确领会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使命、新目标、新部署。坚持融会贯通,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大关于党和国家事业各项战略部署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协同性。坚持学以致用,切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川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发展思路、工作举措,落实到新时代永安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各项事业中。四是多措并举培能人。大力实施“人才强镇”战略,深化“人才回引工程”,引导和扶持永安籍在外人员返乡创业就业,加强与县创新创业服务中心、电商产业港创新创业基地的沟通联系,加大各项优惠政策争取力度,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农村实用人才领办创办农村专业组织,推广转化其成果和技术。积极鼓励和引导“土专家”、“田秀才”等农村实用人才“以师带徒”帮助创业、带动就业。五是理直气壮固阵地。要理直气壮地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全面领导,不断增强阵地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进一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守好土、站好岗、把好关,强化对外宣传,唱响时代主旋律,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加强网络管理,关注网络舆情,积极主动应对,进一步巩固辖区内意识形态领域的良好氛围。
(二)持之以恒抓反腐倡廉。一是逗硬执纪监督。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狠抓监督执纪问责。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坚持抓早抓小,做到早发现、快处置,防止小错酿成大祸。强化信访网络建设,构建镇、村、组三级互动的信访举报制,实行党委班子成员轮流坐班公开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把接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二是逗硬作风建设。以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持之以恒抓好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落实,坚决反对特权思想和特权现象,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紧紧围绕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抓实机关干部迟到早退、脱贫攻坚驻村帮扶、“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专项整治。三是逗硬制度执行。严格执行公车管理、差旅补助、值班值守、工程项目管理等有关制度,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党务公开、政务公开,加强村(社区)“三资”管理,做实、做细“面对面”村务公开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加强对保障和改善民生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督查,加大对脱贫攻坚、民政救济、低保五保等专项资金的管理和监督,强化对工程项目、工程质量、资金管理使用的监督。
(三)持之以恒抓依法治镇。一是强力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强化干部责任担当,勇于直面矛盾,敢于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健全完善镇村组三级调处机制、推广“随手调”软件,健全矛盾纠纷化解防线,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强力开展不稳定因素调处。按照领导包案、属地管理原则,通过信息员、网格员及时掌握重点人员动向,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监管,对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定期分析研判,及时妥善处置。做好“雪亮”工程的维护管理,开展红袖标治安巡逻,提升互助联防能力。在重要节日、关键时期提前做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以及不稳定因素应急维稳预案和处置。三是强力开展法治建设。以法制宣传月为契机,加大综治、普法等宣传力度,做好“七五普法”工作。深入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禁毒防艾等专项整治,切实抓好平安家庭、平安单位、平安村社等创建活动。着力打造土桥-永明“依法治镇”连片示范村。规范宗教活动场所管理,严防邪教腐蚀渗透.
二、抓重点带全面
(一)深化精准脱贫,持续加力致富奔康。一是持续聚力抓帮扶。深化干部结对帮扶和“结亲帮万户,奔上小康路”活动,持续开好“五个会”,整合帮扶部门、辖区企业以及社会其他力量,既要善作善成打好“攻坚战”,更要善始善终打好“持续战”,鼓足续战勇气、添足续战信心,确保全镇上下以昂扬的精神、奋进的姿态高质量通过国家第三方评估。二是持续聚力补短板。对照“一超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要求,对存在的短板再查摆、再梳理、再补短,工作责任再压实、措施再细化、整改再落实,百倍用心、千倍用力,扎实抓好“四好村”创建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深化感恩奋进教育,充分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奔康内生动力。三是持续聚力促增收。持续打好产业扶持、就业发展、医疗救助、低保兜底“组合拳”,立足各村和贫困户的自然资源和生产条件,借力小额信贷和产业发展扶持周转资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继续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和“能人大户+贫困户”抱团发展模式,管好用活村集体闲置资源,确保集体经济壮大、贫困户脱贫增收,长青村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全镇贫困发生率降至0.09%。
(二)深化绿色崛起,持续厚植发展优势。一是狠抓河道管理。严格执行“河长制”,加大苏包河、大安河、王家沟等水源保护力度,采取“上下联动”、“干群互动”的模式,依法对破坏河流生态环境行为进行严肃处理,真正做到“绿水常流”。二是严把门槛准入。加强与县环保局等职能部门联动,严格执行国家环境保护有关法律法规,重点对入驻永安智慧家居产业园以及其他非煤矿山加强项目环评审查,严把环保准入“门槛”关,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项目,优先考虑高利用率、低能耗产业和产品的企业入园发展。三是规范企业运营。强化镇内非煤矿山、木材加工厂、加油站以及部分特种设备等企业主体责任,建立企业安全生产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明确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岗位安全职责,确保责任落实到位。完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自查自报自改隐患制度,对不及时排查、不及时整改的,严格按照新《安全生产法》的规定严厉处罚,并积极发动广大群众举报企业重大安全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有效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三是强化环境整治。常态化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对公路沿线群众房前屋后、轮胎修理店、洗车场、餐饮店等杂乱摆放和随意摆放的商户进行集中清理整顿。
(三)深化品牌建设,持续培育特色品牌。一是做精“永安产”农业品牌。着力打造“分水李家坡土鸡”、“光辉白山羊”、“长青重楼”等特色农产品,巩固元门楠木肉牛养殖,改良“土桥-永明猕猴桃”品种,到2018年底力争打造1-2个“永安产”特色农业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和市场认可度。二是做优“永安造”工业品牌。引进企业入园永安智慧家居产业园,加大企业融资相关政策争取力度,不断增强“上海奥图”、“四星水泥”等规上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优“永安造”工业品牌,到2018年底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达到4.48亿元。三是做实“永安悦”社会品牌。着力打造“辕门雪狼基地”等特色军旅体验品牌,积极争取县应急产业先行区相关政策,拓展基地产业链。规范场镇管理,提升人气商气,打造宜居宜商宜业的新永安,进一步提升“永安悦”社会品牌影响力。
(四)深化开放粘合,持续增进提质增效。一是坚定实施工业强镇战略。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实施工业强镇战略,积极向省市内外企业宣传推介永安,集中精力抓好永安智慧家居产业园入驻企业以及二期厂房建设的协调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夯实永安经济发展的基础。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牢固树立全员招商理念,重点瞄准在外工作的永安籍成功人士,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用优惠诚信的政策感动客商,优质高效的服务吸引客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留住客商,努力形成亲商、重商、尊商、护商的良好社会氛围。精心包装农旅结合示范片、九鼎山、小金山休闲避暑、元门水上漂流、土桥自涌泉等项目,力争到2018年底招商引资签约达到5000万、到位2000万。三是加快推进转型升级。加大非煤矿山、木材加工厂及严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安全生产等企业技改的支持力度,力争到2018年底实现所有在生产的企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明显提升。
三、抓突破上台阶
(一)着力在打造特色亮点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产业规模上求突破。加快推进和支持新石蚕桑基地、“飞山小龙虾”、跃进向阳大棚蔬菜、大安肉羊基地、向阳昱详牧业生猪养殖场等项目建设,探索山区绿色循环农业,力争到2018年底生猪养殖年新增出栏1万头、白山羊6000只,水产养殖面积达到100亩。二是在提升知名度上求突破。按照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巩固国家卫生镇、永明村省级“三新示范点”和市级“四好村”等创建成果,加强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深化道德评议,推进乡风文明的传播,培育新风正气,不断提升永安知名度。
(二)着力在打造文旅融合上有新突破。一是在传承和创新上求突破。主动融入县委打造文旅发展引领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总体布局,借助北川“5A”旅游景区的集聚效应,在大力传承“大安七贤柏”等历史文化的基础上,抓好历史文化的保护、展示和利用,精心谋划举办第三届“鹊桥会”暨乡村生态休闲体验活动,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二是在规范和特色上求突破。大力支持元门生态园、乡巴佬、泉水河山庄等辖区内星级农家乐开展综合功能提升,以元门生态园—雪狼基地为示范点,深化“亲子体验+综合拓展”游玩,寓教于乐,让游客““玩有乐趣、吃有环境、游有韵味、住有品位”,充分感受北川羌俗风情融合军事文化的独特魅力。三是在开发和挖掘上求突破。进一步规范和梳理“九鼎山”、“小金山”开发,高标准建设向阳农旅结合示范区,深度挖掘楠木村“蔡家山”旅游资源,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努力形成以“七贤柏”历史文化游为龙头,以九鼎山避暑养老游为支撑的旅游产业发展新格局。
(三)着力在增进民生福祉上有新突破。一是在提升基础设施水平上求突破。加快推进长青村、后庄村饮水安全对标补短工程和楠木村、工农村组道硬化工程的报批和实施,进一步解决群众饮水难、出行难的问题。二是在社会保障上求突破。深化“结亲帮万户,奔上小康路”活动,加大低保、五保、医疗、就业等政策宣传力度,进一步规范报批程序,使党和政府的政策深入人心、惠及民生,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