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抓项目普查促发掘整理。围绕传统戏剧、民间文学等6 个特色领域开展非遗普查,走访乡镇20 余个,收集非遗线索22 条,整理文字、图片、影像资料10 余份,促成海灯武术、东兴狮灯等8 个项目入选江油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雾山石刻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抓重点活动促传承推广。建成市文化馆“非遗陈列厅”,设立青林口高抬戏、重华烟火架等4 个非遗传习所,年均开展非遗进校园、进景区活动10 余场次;组织“黄杨木梳”非遗传承人及相关文创产品参加国际非遗节、深圳文博会等大型展会,促成云集薅秧歌赴人民大会堂展演。
(3)抓重大项目促产业培育。立足文化资源禀赋,投资5000 万元建成总面积8000 平方“中国酱文化观光园”,已接待游客15 万人次,实现直接经济收入300 余万元;依托涪江丹景石、雾山石刻等特色文化产品建成“江油文化创意产业园”,新增就业岗位1000余个,年均销售涪江奇石、金丝楠木等文创产品500 余万元。 (江油市教体文广局)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