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难断家务事,糊涂账更难理清。然而,近日江油市人民法院法官却理清了一笔让当事人和旁听席上所有人都“糊里糊涂”的账目,让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
原告孙国诉称:黄中收了我的收条后,并没有付款给我!被告黄中反驳:如果我没有付款,你会给我写收条吗?瞧你的记性!
日前,一起因农民工结算工资时手续不明引发的经济纠纷,经江油法院法官多次主持庭上调解,终于促使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协议,至此,这笔拖了半年多的“糊涂账”终于了结。
“我请求人民法院主持公道,为我和兄弟们讨回6万元血汗钱!”前不久,四川省安县农民工孙国气冲冲来到江油法院立案,状告江油人黄中拖欠农民工工资一案。孙国说,去年,他带领一帮家乡民工在四川省彭州市一在建商住楼楼盘项目部黄中处分包了四号楼及地下室水电安装工程。同年7月中旬,该工程完工,结算人工费时黄中欠孙国人工费6万元,并出具欠条一张,欠条中黄国明确承诺在3个月之内付4万元,余下2万元在年底付清。逾期后,经孙国及其他民工多次催收,黄中仍以各种理由拒绝履行,孙国只好起诉到江油法院。
因涉及到农民工讨薪,该案引起了江油法院院长唐光荣的高度重视,立即指示落实审判经验丰富的女法官印邦兴主审此案。然而,该案看似简单,其实却扑朔迷离。在庭审过程中,孙国出示了黄中于2011年7月22日出具给他的欠条。欠条确实写明欠孙国人民币6万元,承诺3个月之内付4万元,余下2万元当年底付清。同时,孙国认为分包工程签订合同时,约定的工价太低,还有部分隐蔽环节未进入合同约定,要求被告增加人工费。
然而,被告黄中辩称:在2011年7月19日工程完工后,双方已对人工费进行了结算,总人工费677520元,他以前预付孙国562664元,剩余的114856元已与结算当天支付给孙国。孙国还当场给他出具了一张收到114856元的收条和承诺保证。为了支持自己的说法,黄中出示了有双方签字的结算书,以及孙国当时出具的收条、承诺书等相关的证据。
在双方陈述时,孙国一再表示:“黄中收到我出具的6万元收条后,并没有给我支付这笔钱!”而黄中说:“孙国不是遗忘就是故意捣乱,如果我没向他付款,他会出具收条和承诺书吗?”
庭审一时陷入僵局,这笔“糊涂账”也算越“糊涂”。为了维护农民工的利益,评审法官印邦兴多次召见原被告双方进行调解。近日,经过反复做工作后,双方当事人最终于自愿达成协议;由黄中当庭一次性付给孙国3万元,孙国放弃其他诉求,该案到此了结。
听了印邦兴法官的调解,旁听席上一位中年人说:“这笔‘糊涂账’我都听糊涂了,没想印法官头脑还这么清晰,调解成功!《红楼梦》里有一回叫‘葫芦(糊涂)僧判葫芦(糊涂)案’,我看哪,现在是——江油法官智理葫芦(糊涂)账,佩服!”
印邦兴淡淡一笑,并以案说法,告诫旁听席上的农民工,为避免此类纠纷的发生,外出务工、承揽工程时,一定要在事先签订包工合同,在竣工决算时,履行经济手续一定要慎重,不要留下“糊涂账”的后患。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