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邮箱  返回首页  加入收藏关于我们


安州农商行提高金融精准扶贫措施有效性

稿件来源:绵阳市场信息网  发布时间:2017-03-21  发稿编辑:韩春梅

 

  安州农商银行认真贯彻落实人行绵阳中支2月28日金融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精神,务实打牢精准扶贫基础,坚持因地制宜因人因户因村施策,加强金融扶贫、产品创新、加大对扶贫带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明确目标、落实任务、细化措施,确保2017年实现退出5个省级贫困村、6个区级贫困村、减贫2615人,力争2017年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保持稳定增长,余额达到9000万元,扶贫小额贷款按照“分片包干、整村推进”模式持续深入开展,脱贫攻坚战连战连捷。

    一着力补好两堂课,切实增强扶贫工作主动性。一是要补好思想认识课,纠正个别干部职工“要我干”的错误认识,让金融扶贫作为政治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的重要意义在全行形成高度共识。二是补好业务技术课。对已完成评级授信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要逐户开展“回头看”,看授信额度、期限是否满足生产经营需要;对因客观原因未能参加信息采集和评级授信的贫困户,要及时会同村风控小组主动上门开展工作,纳入授信支持。三是对区人民政府列入本年脱贫规划的重点村、组、户,作为精准扶贫的主要对象,确保符合基本条件的贫困户获得授信支持,有合理信贷需求的及时获得贷款支持。

二着力推动“双基惠农”合作,有效延伸基础金融服务。一是加快村级信贷服务工作室建设,力争实现信贷服务工作室在辖内行政村和社区实现全覆盖。二是在金融联络员制度基础上加强基层机构与基层党组织共联共建,明确信贷服务工作室运行管理机制,与农村基层党组织共同推动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三是对已经布放的惠农金融自助机具逐一清理,通过“迁、改、撤”,在合适的地方配置合适的机具,最大限度满足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三着力以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抓手,全力推动产业扶贫。一是将文胜路支行设立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金融服务专营机构,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培养专业化人才队伍,突出专业化服务优势。二是积极协调区委农办、区金融办、区农业局、区扶贫开发局等部门,共同合作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名单库,落实专项担保基金,搭建银政合作平台,着力解决新型主体融资担保难题。三是出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新型主体融资成本,对带动3户以上以上贫困户就业的,贷款利率最低可降至人行基准利率。四是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险”模式,进一步降低银行信贷风险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风险。五是结合各行政村(社)地区环境和产业特色,大力推广“政府+农商银行+新型主体+贫困户”带资入股保底分红扶贫模式,通过地方党政政策支持、农商银行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保底分红、贫困户带资入股,以地方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吸引、带动更多贫困农户“搭车”脱贫。

四着力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助力人居环境改善。一是及时跟进撤县设区后城市建设规划,对征地拆迁、棚户区改造等民生类基建项目给予信贷支持。二是对美丽新村、水利水改、道路交通等新农村基础建设项目给予信贷支持。三是利用网点优势,做好大型基础项目建设资金代理业务。

五着力做好扶贫信贷领域风险防控。一是坚持资金对应项目原则做好贷后检查,防止扶贫信贷资金被挪用或转借牟利。二是严格坚持尽职调查和借款人面谈面签制度,防止借、冒名贷款、多头贷款等因操作管理不到位形成的风险。三是强化信贷纪律执行,防止信贷从业人员滥用利率优惠政策发放人情贷款或谋取个人利益。

该行全面构建了“物理网点+自助银行+电子渠道”三位一体的金融服务网络,全力以赴抓好信用村镇建设,打通农村基础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将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每月薪酬进行挂钩考核,还通过网点柜台、LED显示屏、路边广告、墙体标语、微信公众号等多种媒介,多角度开展精准扶贫宣传,让老百姓第一时间就能了解最及时有效的金融政策和信息,多渠道推动信贷扶贫工作的快速有效开展。(作者:黄胜 苏志飞 任朝君 邓玉吉)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