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刚反映用工缺口,下午就收到用工对接方案,这样的服务效率让我们吃下‘定心丸’。”近日,在三台县工业园区现场,安吉纳数字产业园(一期)项目负责人叶峻铭说道。
今年3月,园区纪工委书记胡蕖在“一线纾困”走访中了解到,安吉纳数字产业园虽已投产,但生产线却未满负荷运转。公司负责人介绍,企业因订单量骤增面临两难:既需要紧急招聘针车工等技术工种,又因生产任务紧张无法抽调人员参加招聘会。纪工委当即启动“监督+服务”双驱动模式,一方面督促县工信局24小时内制定用工对接方案,另一方面协调县人社局开通面试绿色通道,通过大数据筛选匹配求职者信息,最终在周边塔山、三元、乐安、景福等7个乡镇定向输送专业技工。
这样的精准服务并非个例。在川北道地药材集散中心项目建设现场,纪检监察干部发现建设许可办理滞后可能影响项目进度后,立即协调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行政审批局开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将原本30个工作日的审批流程压缩至10天。企业负责人蒋文鹃感慨道:“从施工许可到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有纪检监察干部保驾护航。”
近年来,三台县工业园区纪工委在解决企业个性问题的同时,着力构建全链条监督服务体系。在2024年,共收集问题129个,办结率达100%。40余名园区干部既当监督员又当服务员,对132家企业实行“建档立卡”管理。同时,紧盯招商引资、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相关负责人开展廉政谈话20次。数据显示,仅2024年三台县工业园区就实现工业总产值176.32亿元,同比增长7.12%,纪检监察“软实力”正持续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来源:《绵阳日报》
声明:绵阳市场信息网内容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